【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摩托车配件加工的,具体为一种摩托车配件加工用的切割装置。
技术介绍
1、在摩托车配件加工行业中,切割工艺是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传统上,这一环节依赖于手工操作或简单的机械切割设备,这些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难以保证切割的精度和一致性。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上逐渐出现了一些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切割装置,但这些装置往往结构复杂,操作繁琐,且对于不同形状和尺寸的摩托车配件适应性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解决方案过于单一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显著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主要提供了一种摩托车配件加工用的切割装置,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市面上的切割装置往往结构复杂,操作繁琐,且对于不同形状和尺寸的摩托车配件适应性有限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摩托车配件加工用的切割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具体为“l”型,所述支板上转动设置有工作板,所述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配件加工用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2),所述壳体(2)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板(3),所述支板(3)具体为“L”型,所述支板(3)上转动设置有工作板(11),所述工作板(11)上固定连接有电机(12),所述工作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呈对称分布的固定件(13),所述固定件(13)上转动设置有轴杆(14),所述电机(12)的输出端设置有皮带轮(15),所述皮带轮(15)的传动端套设在轴杆(14)上,所述支板(3)的一侧开设有导向槽(301),所述轴杆(14)的端部置于导向槽(301)内,所述轴杆(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配件加工用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2),所述壳体(2)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板(3),所述支板(3)具体为“l”型,所述支板(3)上转动设置有工作板(11),所述工作板(11)上固定连接有电机(12),所述工作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呈对称分布的固定件(13),所述固定件(13)上转动设置有轴杆(14),所述电机(12)的输出端设置有皮带轮(15),所述皮带轮(15)的传动端套设在轴杆(14)上,所述支板(3)的一侧开设有导向槽(301),所述轴杆(14)的端部置于导向槽(301)内,所述轴杆(14)位于支板(3)的左侧一端活动插接有锯片(5),所述工作板(11)的背面设置有液压牵拉结构,所述液压牵拉结构包括液压推杆、活动杆,所述液压推杆固定连接在支板(3)上,所述活动杆的一端与液压推杆的端部相连接,其另一端与工作板(11)的背面相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牵拉结构用于推拉以使工作板(11)进行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配件加工用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衔接块(10),所述衔接块(10)的底部滑动设置有伸缩板(20),所述伸缩板(20)的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左侧外壁滑动设置有拽杆(2001),所述拽杆(2001)置于伸缩板(20)右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杆(26),所述拽杆(2001)置于外壳内的端部套设有拉板,所述拉板的左侧设置有压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配件加工用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拽杆(2001)置于伸缩板(20)右侧的一端套设有第二轴承(27),所述转杆(26)的左侧端部设置有第一轴承(2601),所述锯片(5)的左侧外壁开设有齿槽,所述转杆(26)的右侧端部固定连接有齿形端(28),所述齿形端(28)与齿槽活动插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摩托车配件加工用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锯片(5)的右侧外壁开设有矩形槽,所述轴杆(14)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矩形头(1401),所述轴杆(14)的端部套设固定有抵推壳(24),所述抵推壳(24)内设置有呈对称分布的第二弹簧(25),所述抵推壳(24)的左侧外壁与锯片(5)的右侧外壁相抵推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配件加工用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块(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印平,庞先军,张涛,钱建如,
申请(专利权)人:东台嘉宏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