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楼板施工,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混凝土楼板厚度控制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1、主体结构施工中,楼板厚度一直是质量控制的重点,更关乎整体结构安全。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楼板跨度过大,会导致楼板四周厚度满足要求,楼板中间形成低凹区域,最终影响楼板累计积差超出规范要求,严重的会形成质量事故。以往均采用直尺测量或预埋钢筋头来控制楼板厚度,此类方法在实际操作上可行性差,在实际操作上容易造成混凝土面成型质量。
2、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1236655a公开了一种楼板厚度控制工具,通过将倒圆台状固定件上端的锁紧螺母a沿固定螺杆的下端旋入,直至倒圆台状固定件上端的锁紧螺母a旋过固定螺杆的下端,然后提升倒圆台状固定件,但拆除时需要从下往上施力,这与常规施工操作不符,通常施工操作更倾向于从上往下施力,且从下往上施力可能会导致工具滑落,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110145126b公开了楼板厚度控制垫块,包括基座、收缩定位结构和指示柱,基座上设置有安装槽和第一定位槽,安装槽在竖直方向延伸,安装槽的横截面与指示柱的横截面的形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楼板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00)和垫块(200),所述垫块(200)设置在所述基座(100)的上端,所述垫块(200)包括若干个拼接块(201)和底块(202),所述拼接块(201)设置在所述底块(202)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楼板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结构(500),所述调节结构(500)设置在所述拼接块(201)与所述底块(202)之间,所述调节结构(500)包括调节杆(501)、固定座(503)和控制杆(504),所述调节杆(501)为螺纹杆设计,所述垫块(200)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楼板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00)和垫块(200),所述垫块(200)设置在所述基座(100)的上端,所述垫块(200)包括若干个拼接块(201)和底块(202),所述拼接块(201)设置在所述底块(202)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楼板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结构(500),所述调节结构(500)设置在所述拼接块(201)与所述底块(202)之间,所述调节结构(500)包括调节杆(501)、固定座(503)和控制杆(504),所述调节杆(501)为螺纹杆设计,所述垫块(200)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调节杆(501)螺纹配合的调节槽(502),所述基座(100)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底块(202)适配的安装槽(101),所述安装槽(101)的内部固定有与所述调节杆(501)适配的固定座(503),所述控制杆(504)与所述调节杆(501)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楼板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块(202)与所述基座(100)螺丝连接,所述拼接块(201)为横置的“z”设计,所述底块(202)的上端与所述拼接块(201)适配,所述拼接块(201)和所述基座(100)的上表面均开设有与所述安装套筒(402)螺纹配合的安装孔(1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楼板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套筒(402)由两个圆筒和用于连接的连接块(407)组成,两个圆筒与所述连接块(407)螺纹配合,所以连接块(407)为橡胶材质,所述固定筒(403)固定在所述安装套筒(402)的内部上端,并贯穿所述连接块(407),所述活塞杆(404)与所述固定筒(403)活动连接,所述固定筒(403)的底端与所述安装套筒(402)之间设置有阻尼圈(405),所述阻尼圈(405)固定在所述安装套筒(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军,马万军,罗志军,马歆雅,钱小静,吴培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