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运行调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微网协同无功电压优化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1、配电网和微电网中接入了大量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储能等灵活性资源,配电网和微电网的调控变得日益复杂。如果缺少配-微电网之间的协同,极端场景下会出现节点电压越限的问题。
2、近年来,新能源广泛接入,输配电网耦合性增强,潮流运行方式多变,潮流返送、电压越限等问题频繁出现。为了充分发挥微电网侧的灵活性,以适应分布式新能源的广泛接入,配电网和微电网的协同运行至关重要。输配电网的协同无功优化本质上是一个涵盖日前、日内等多个调度时间尺度的多周期动态优化问题。近年来,随着分布式资源大规模接入电网,电力系统面临以下关键挑战:
3、i)大规模电网和大量分布式资源带来的计算负担重。同时,日内滚动调度对分布式算法的计算性能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多时段的配微网协同调控问题亟需具有快速收敛性和良好可扩展性的方法。
4、ii)随着可再生能源的渗透率不断提高,电压越限、新能源弃电等问题变得愈加严重,传统的配网、微网割裂调度的模式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微网协同无功电压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微网协同无功电压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表达式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微网协同无功电压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优化模型转换为配电网无功电压优化的主问题及微电网无功电压优化的子问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引入松弛变量,对所述微电网无功电压优化的子问题进行可行性转换,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微网协同无功电压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微网协同无功电压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表达式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微网协同无功电压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优化模型转换为配电网无功电压优化的主问题及微电网无功电压优化的子问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引入松弛变量,对所述微电网无功电压优化的子问题进行可行性转换,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蔺晨晖,吴文传,李云翯,方治,冯光,徐铭铭,董轩,张金帅,李允博,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