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02027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8 17:03
本技术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充电桩,包括底座和转动组件,转动组件包括空心轴、支撑块、环形块、充电桩本体、驱动单元、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皮带、控制器和多个人体传感器,空心轴的两端分别与底座和支撑块连通,通过人体传感器检测到有用户使用时,控制器发出指令,启动驱动单元,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通过皮带连接,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从而带动支撑块在空心轴上转动,使充电桩本体的充电界面转动到用户处,同时环形块增加转动稳定性,充电桩本体的连接线束可通过空心轴进行走线,在转动时不受影响,由此可对充电桩本体进行转动调节,适应不同位置使用的用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充电桩,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充电桩


技术介绍

1、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飞速发展,为了提高新能源汽车充电的便利性,因此建设新能源充电桩也变得尤为重要,但传统的新能源充电桩在未充电的过程中其充电桩处于裸露在外,容易因为车辆碰撞或者人为的破坏而导致设备损坏,从而造成一定的损失。

2、现有技术专利cn220842237u公开一种新能源充电桩,远程控制驱动电机9运行,通过传动轮8、同步带7和传动带轮6的联动结构来带动传动齿轮5进行转动,通过固定半齿轮4配合传动齿轮5的转动,来使得状态显示桩2在限位轴10的限制下以限位轴10为轴心进行转动,从而升起状态显示桩2进行使用,由此可对充电桩进行收纳保护。

3、但在前述的现有技术中,充电桩无法进行转动,无法调整角度来适应不同方向的用户,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充电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充电桩无法进行转动,无法调整角度来适应不同方向的用户,十分不便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充电桩,包括底座和转动组件;

3、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空心轴、支撑块、环形块、充电桩本体、驱动单元、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皮带、控制器和多个人体传感器,所述空心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撑块连通,所述环形块与所述空心轴固定连接,并套设在所述空心轴的外表壁,所述支撑块与所述环形块转动连接,并套设在所述环形块的外部,所述充电桩本体与所述支撑块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块的上方,所述驱动单元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支撑块固定连接,并套设在所述支撑块的外表壁,所述第二皮带轮设置于所述驱动单元上,所述皮带依次套设在所述第一皮带轮和所述第二皮带轮上,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充电桩本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上方,多个所述人体传感器均与所述充电桩本体固定连接,并依次分布在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外部。

4、其中,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保护外壳,所述保护外壳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保护外壳套设于所述支撑块的外部,所述保护外壳与所述支撑块的外表壁转动连接。

5、其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机和转轴,所述电机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皮带轮固定连接。

6、其中,所述新能源充电桩还包括两个限位组件,两个所述限位组件依次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7、其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气缸和抵持块,所述气缸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抵持块固定连接。

8、本技术的一种新能源充电桩,通过所述人体传感器检测到有用户使用时,所述控制器发出指令,启动所述驱动单元,带动所述第二皮带轮转动,通过所述皮带连接,带动所述第一皮带轮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支撑块在所述空心轴上转动,使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充电界面转动到用户处,同时所述环形块增加转动稳定性,所述充电桩本体的连接线束可通过所述空心轴进行走线,在转动时不受影响,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可对所述充电桩本体进行转动调节,适应不同位置使用的用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充电桩,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充电桩,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充电桩,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充电桩,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充电桩,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充电桩,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充电桩,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正果龚小勇都正朝龚志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旭冠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