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01474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8 16:59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半导体结构包括:堆叠设置的第一半导体层、第一介质层、第二介质层、第三介质层和第二半导体层,所述第一半导体层和所述第二半导体层之间通过所述第一介质层、所述第二介质层和所述第三介质层隔离开,所述第二半导体层用于形成半导体器件;设于所述第二介质层中的多个导电结构,所述导电结构包括沿堆叠方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一介质层接触,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第三介质层接触;其中,所述第二介质层和所述第一介质层的材料不同,且所述第二介质层和所述第三介质层的材料不同;所述半导体器件通过所述第三介质层、所述导电结构和所述第一介质层进行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半导体,包括但不限于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半导体产业的技术发展,单位面积上的器件密度越来越高,器件的尺寸不断微缩,由此不可避免地带来各种问题。其中,绝缘衬底上的硅(silicon-on-insulator,soi)技术由于其具有抗干扰和漏电小等优异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soi技术中半导体器件存在自热效应,即,半导体器件工作时沟道电流产生热量造成半导体器件内部温度升高,导致半导体器件的特性退变。自热效应不仅会对半导体器件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产生影响,还会导致热制程的均一性较差,成为制约半导体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2、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所述半导体结构包括:堆叠设置的第一半导体层、第一介质层、第二介质层、第三介质层和第二半导体层,所述第一半导体层和所述第二半导体层之间通过所述第一介质层、所述第二介质层和所述第三介质层隔离开,所述第二半导体层用于形成半导体器件;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介质层的导热系数小于所述第一介质层的导热系数,且所述第二介质层的导热系数小于所述第三介质层的导热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导体层沿所述堆叠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半导体层沿所述堆叠方向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介质层包括堆叠设置的第一子介质层和第二子介质层,所述第一子介质层设于所述第一介质层和所述第二子介质层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介质层的导热系数小于所述第一介质层的导热系数,且所述第二介质层的导热系数小于所述第三介质层的导热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导体层沿所述堆叠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半导体层沿所述堆叠方向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介质层包括堆叠设置的第一子介质层和第二子介质层,所述第一子介质层设于所述第一介质层和所述第二子介质层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介质层和所述第二子介质层之间具有第一接触界面,所述第一子导电结构和所述第二子导电结构之间具有第二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冲康世林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江城芯片中试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