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工程施工用结构件焊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01160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8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桥梁结构件焊接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桥梁工程施工用结构件焊接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端中部活动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端两侧均通过导轨活动安装有活动台,所述活动台的顶端外侧均固定安装有轴承架,所述轴承架的内侧端均活动安装有三爪卡盘,所述工作台的底壁前后侧均固定安装有下铰支座,所述下铰支座的顶端两侧均活动安装有电动缸,所述安装架的底端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上铰支座,所述电动缸的末端分别活动安装在对应侧所述上铰支座的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高效装夹对接工件,借多轴运动与多角度调整实现全面焊接,还可导入惰性气体保护、收集有害气体,提升焊接效率、质量与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结构件焊接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桥梁工程施工用结构件焊接装置


技术介绍

1、现代桥梁工程建设中,结构件的焊接质量直接关系到桥梁的整体稳定性与安全性。随着桥梁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对结构件焊接的精度、效率及全面性要求日益严苛。传统的桥梁结构件焊接工作面临诸多挑战。

2、在工件装夹与对接环节,以往常采用人工装夹方式,不仅耗费大量人力与时间,而且难以保证装夹的精准度与稳定性。这容易导致焊接处出现偏差,影响焊接质量,后续还需进行大量的返工修正工作,严重拖慢工程进度。例如在一些大型桥梁的箱梁焊接中,人工装夹无法确保各部件的精确对接,使得焊缝不均匀,降低了箱梁的承载能力。

3、从焊接运动方式来看,常规焊接设备的运动模式较为单一。多数仅能实现简单的直线焊接,对于复杂形状的桥梁结构件,如带有曲线连接部位或内部结构复杂的节点,难以实现全方位的焊接操作。这就导致部分焊接区域无法得到有效焊接,形成焊接死角,极大地削弱了结构件的连接强度,给桥梁工程带来安全隐患。

4、焊接角度调整方面,传统设备的局限性也十分突出。对于需要从不同角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工程施工用结构件焊接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中部活动设置有安装架(2),所述安装架(2)的顶端两侧均通过导轨活动安装有活动台(3),所述活动台(3)的顶端外侧均固定安装有轴承架(4),所述轴承架(4)的内侧端均活动安装有三爪卡盘(5),所述工作台(1)的底壁前后侧均固定安装有下铰支座(19),所述下铰支座(19)的顶端两侧均活动安装有电动缸(20),所述安装架(2)的底端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上铰支座(21),所述电动缸(20)的末端分别活动安装在对应侧所述上铰支座(21)的底部,所述工作台(1)的上表面后侧固定安装有X轴直线运动模组(22),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工程施工用结构件焊接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中部活动设置有安装架(2),所述安装架(2)的顶端两侧均通过导轨活动安装有活动台(3),所述活动台(3)的顶端外侧均固定安装有轴承架(4),所述轴承架(4)的内侧端均活动安装有三爪卡盘(5),所述工作台(1)的底壁前后侧均固定安装有下铰支座(19),所述下铰支座(19)的顶端两侧均活动安装有电动缸(20),所述安装架(2)的底端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上铰支座(21),所述电动缸(20)的末端分别活动安装在对应侧所述上铰支座(21)的底部,所述工作台(1)的上表面后侧固定安装有x轴直线运动模组(22),所述x轴直线运动模组(22)的驱动端固定安装有z轴直线运动模组(23),所述z轴直线运动模组(23)的驱动端固定安装有y轴直线运动模组(24),所述y轴直线运动模组(24)的驱动端固定安装有活动块(25),所述活动块(25)的内部一侧活动安装有转筒(26),所述转筒(26)的内部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空心折弯进气管(27)和空心折弯排气管(28),所述空心折弯进气管(27)和空心折弯排气管(28)的内侧端底部分别固定安装在激光焊枪(29)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工程施工用结构件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的顶端中部活动安装有套筒(6),所述套筒(6)的内部两侧均活动安装有传动杆(7),所述套筒(6)的内部上下侧均开设有键槽(8),所述传动杆(7)的上下端均固定设置有花键(9)且花键(9)的外壁分别活动设置在对应侧所述键槽(8)的内部,所述传动杆(7)的外侧端分别延伸至对应侧所述活动台(3)的内部并固定安装有小齿轮(10),所述三爪卡盘(5)的外径上均固定安装有大齿轮(11),对应侧所述大齿轮(11)和小齿轮(10)的内侧端均啮合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桥梁工程施工用结构件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的底端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2),所述第一电机(12)的驱动端延伸至安装架(2)的上方并固定安装有蜗杆(13),所述套筒(6)的中部外径上固定安装有蜗轮(14)且蜗轮(14)与蜗杆(13)的内侧端啮合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增勇苏绍泉高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乐陵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