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透气暗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9691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5 17:10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层透气暗室,包括:壳体机构,其包括:第一壳体组件、罩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组件的第二壳体组件,所述第一壳体围合形成有暗室空间,所述第二壳体至少设置于第一壳体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壳体组件包括至少一层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和对应侧的第一壳体组件均开设有透气孔,相邻壳体上的透气孔在垂直于壳体方向上的投影互不相交;门结构,所述壳体机构的至少一侧设置有门结构。本技术通过上述设置,使相邻的外壳体之间的透气孔交错设置,防止了光线的直接透射,保持暗室透气的同时保障了暗室的遮光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暗室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双层透气暗室


技术介绍

1、显示器在生产过程中,为保证质量,需要对其进行表面检测,否则缺陷产品流入下一道工序,不仅对整体产品的质量产生影响,也会造成生产成本的巨大浪费,显示器表面缺陷的检测方法通常是获取显示器表面清晰图像,然后利用视觉缺陷检测算法自动识别出缺陷。在获取显示器表面清晰图像时,需要使用暗室并对暗室进行补光,然后使用摄像机进行拍摄。

2、传统的暗室结构较为封闭,不易打开对内部进行检修,导致内部光源、检测系统以及驱动机构的热量无法散发,容易导致暗室内部空间积热,不仅会降低检测系统的使用寿命,过高的温度还会使显示器的胶料软化和挥发。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传统显示器检测暗室不透气、容易积热的问题,从而提供了一种双层透气暗室。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层透气暗室,包括:

3、壳体机构,其包括:第一壳体组件、罩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组件的第二壳体组件,所述第一壳体围合形成有暗室空间,所述第二壳体至少设置于第一壳体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壳体组件包括至少一层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和对应侧的第一壳体组件均开设有透气孔,相邻壳体上的透气孔在垂直于壳体方向上的投影互不相交;

4、门结构,所述壳体机构的至少一侧设置有门结构。

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门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机构第一侧的第一门组件、设置于壳体机构第二侧的第二门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机构第三侧的第三门组件。

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第二侧和第三侧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水平方向上的周侧。

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门组件为对开门组件,所述第二门组件被配置为单门体,所述单门体构成第一壳体组件的侧壁。

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门组件凸出于壳体机构,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组件第三侧的凸起部、转动连接于所述凸起部的第二门体,所述凸起部向远离第一壳体组件壁体的方向延伸,所述凸起部的开口连通于暗室空间。

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组件的壁体和外壳体之间或相邻的外壳体之间限定有间隔空间,所述间隔空间至少部分填充有吸湿部。

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间隔空间沿水平截面设置有过滤层。

1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组件设置于第一壳体组件的顶部。

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的第四侧还设置有小仓,所述小仓用于容纳驱动件,所述小仓和壳体机构内壁设置有多个光源工位载台和检测工位载台。

1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暗室为模块化设置,所述壳体机构设置有多个支脚,所述支脚开设有螺纹孔和销孔,所述壳体机构的底部开设有检测窗口。

1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5、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双层透气暗室,通过设置的外壳体,并配合外壳体和对应侧的第一壳体组件上均开设有透气孔,透气孔的设置保证了双层壳体之间的空气流通,门结构的开合可以采用方便快捷的设计,以便于检测组件进入或离开暗室以及检修,实现了透气效果,使得暗室热量能够及时散发,同时相邻壳体上的透气孔在垂直于壳体方向上的投影互不相交,即第一壳体和外壳体之间,或者相邻的外壳体之间的透气孔是交错设置的,防止了光线的直接透射,保持暗室透气的同时保障了暗室的遮光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透气暗室,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透气暗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机构第一侧的第一门组件、设置于壳体机构第二侧的第二门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机构第三侧的第三门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层透气暗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第二侧和第三侧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水平方向上的周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层透气暗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组件为对开门组件,所述第二门组件被配置为单门体,所述单门体构成第一壳体组件的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层透气暗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门组件凸出于壳体机构,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组件第三侧的凸起部、转动连接于所述凸起部的第二门体,所述凸起部向远离第一壳体组件壁体的方向延伸,所述凸起部的开口连通于暗室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双层透气暗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组件的壁体和外壳体之间或相邻的外壳体之间限定有间隔空间,所述间隔空间至少部分填充有吸湿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层透气暗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空间沿水平截面设置有过滤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透气暗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组件设置于第一壳体组件的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透气暗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的第四侧还设置有小仓,所述小仓用于容纳驱动件,所述小仓和壳体机构内壁设置有多个光源工位载台和检测工位载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透气暗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暗室为模块化设置,所述壳体机构设置有多个支脚,所述支脚开设有螺纹孔和销孔,所述壳体机构的底部开设有检测窗口。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透气暗室,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透气暗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机构第一侧的第一门组件、设置于壳体机构第二侧的第二门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机构第三侧的第三门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层透气暗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第二侧和第三侧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水平方向上的周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层透气暗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组件为对开门组件,所述第二门组件被配置为单门体,所述单门体构成第一壳体组件的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层透气暗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门组件凸出于壳体机构,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组件第三侧的凸起部、转动连接于所述凸起部的第二门体,所述凸起部向远离第一壳体组件壁体的方向延伸,所述凸起部的开口连通于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铖叶超张晨王涛税科伟刘智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佳智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