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过渡副油腔防止柱塞返程回吸的润滑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9299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5 17:0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以过渡副油腔防止柱塞返程回吸的润滑单元,包括:泵体,泵体内设置有压脂装置,压脂装置右侧与螺塞之间形成有主油腔,压脂装置左侧在压脂装置右移状态下形成有副油腔,补脂单向阀座与主油腔连通;压脂装置内设置有排脂槽,泵体设置有若干排脂孔,若干排脂孔底部对应设置有若干排脂口;还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压脂装置连接。该润滑单元使得流道内的润滑脂回流液阻大于其吸脂液阻,防止副油腔产生负压,回吸排脂槽内的润滑脂,避免轴承润滑点的供脂不足,造成轴承的早期磨损;通过控制压脂装置的行程位置,确保压脂装置在单次行程中将润滑脂排至各个润滑点,提高了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设备轴承润滑及,具体涉及一种以过渡副油腔防止柱塞返程回吸的润滑单元


技术介绍

1、自动润滑系统在风力发电机组、高速列车、重卡等重型机械装备上应用广泛,使其内部轴承达到润滑效果,以增强轴承的使用寿命。

2、相关技术中,现有的自动润滑系统中,主要由集成式供脂单元加分配器组成;这种润滑系统的设计初衷是依轴承内润滑脂的损耗定时定量向轴承内补充注入润滑脂。其缺陷在于集成式供脂单元的润滑泵是非随动自吸的空挡挤入式柱塞泵,其柱塞在排脂行程结束后的返回行程中,脱离缸体前,不能随柱塞的回移吸入润滑脂,而主油腔不断扩大必然会使主油腔内产生负压,造成回吸部分已排至排脂槽中的润滑脂,减少了柱塞在排脂行程中已排出的润滑脂量,使得轴承的润滑脂补给不足,造成轴承的早期磨损,并且回吸的润滑脂还挤占了主油腔的部分空间,降低了润滑泵的挤入润滑脂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过渡副油腔防止柱塞返程回吸的润滑单元,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以过渡副油腔防止柱塞返程回吸的润滑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过渡副油腔防止柱塞返程回吸的润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脂装置为阶梯式柱塞(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以过渡副油腔防止柱塞返程回吸的润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式柱塞(10)包括大圆柱体(101)以及小圆柱体(102),所述大圆柱体(101)内且沿所述大圆柱体(101)长度设置有上油道(1011)以及下油道(1012),所述上油道(1011)的一端与所述主油腔(5)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以过渡副油腔防止柱塞返程回吸的润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过渡副油腔防止柱塞返程回吸的润滑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过渡副油腔防止柱塞返程回吸的润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脂装置为阶梯式柱塞(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以过渡副油腔防止柱塞返程回吸的润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式柱塞(10)包括大圆柱体(101)以及小圆柱体(102),所述大圆柱体(101)内且沿所述大圆柱体(101)长度设置有上油道(1011)以及下油道(1012),所述上油道(1011)的一端与所述主油腔(5)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以过渡副油腔防止柱塞返程回吸的润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油道(1011)以及下油道(1012)均与副油腔(6)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以过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勍伍中南武军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振雄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