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体微生物原位取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9120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5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体微生物原位取样器,涉及深海取样技术领域,包括:装置本体,下端设置有密封舱体;控制器,设于密封舱体内;过滤泵,设于装置本体内并与控制器电性连接,装置本体上设置有用于与其输出端连通的管路对接头;回转机构,设于装置本体内,其上可拆卸设有回转盘;多层滤膜装置,沿周向均布设于回转盘上,回转机构驱动回转盘切换与管路对接头连接的多层滤膜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多个多层滤膜装置,有效提高采样效率,实现一次下潜作业中获取多个高质量的微生物样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拆卸机构,有效缩短了滤盘耗材拆装的时间,提高了现场作业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多层滤膜装置采用多层滤膜结构,加大过滤面积,大幅提高采样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深海取样,具体涉及一种水体微生物原位取样器


技术介绍

1、由于技术条件限制,深海被视为海洋科学研究和生态调查的难点。深海生物长期适应深海极端环境,在物种多样性、基因功能和生态角色上与浅海不同,亟待深入研究与开发。但深海高压、低温、黑暗等极端环境使生物取样过程都存在极大挑战。

2、传统采样方法将深海海水带到船载实验室过滤,整个过程中由于温度、盐度和静水压等变化,再加上较长时间的实验操作,生物会发生生理破坏状态导致原位表达信息丢失。目前市面上已有相关产品可以提高样品的质量-全海深微生物原位富集与固定取样器ismiff(专利:一种应用于全海深的微生物原位自动化富集固定装置及方法),但取样效率不高,应用范围受限,单次只能完成一个样品的采集,缺乏连续采样的能力,不能满足生态连续监测及变化规律的研究需求。

3、目前已存在的多样品采样技术,存在不足,一是体积庞大,作业对母船或平台要求高;二是作业复杂,效率低下;三是单个样品采样量低,对后续分析影响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体微生物原位取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微生物原位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盘(52)包括上下两片间隔设置的滤膜(521),和设置于所述滤膜(521)之间的镂空板,所述分流孔(531)位于上下设置的所述滤膜(521)之间,以使海水通过所述分流孔(531)进入到所述镂空板内,并从所述滤膜(521)进入到由所述垫圈(55)和所述环形件(57)围成的滤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体微生物原位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盘舱体(51)的内壁与多层所述滤盘(52)的外壁之间设置有排水腔(58),所述滤腔通过所述液体通口(571)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体微生物原位取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微生物原位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盘(52)包括上下两片间隔设置的滤膜(521),和设置于所述滤膜(521)之间的镂空板,所述分流孔(531)位于上下设置的所述滤膜(521)之间,以使海水通过所述分流孔(531)进入到所述镂空板内,并从所述滤膜(521)进入到由所述垫圈(55)和所述环形件(57)围成的滤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体微生物原位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盘舱体(51)的内壁与多层所述滤盘(52)的外壁之间设置有排水腔(58),所述滤腔通过所述液体通口(571)与所述排水腔(58)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微生物原位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机构(4)包括驱动电机和转盘,所述驱动电机设于所述装置本体(1)内,所述转盘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回转盘(6)通过拆卸机构(7)与所述转盘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体微生物原位取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机构(7)包括基座块(71)、固定套(72)、卡块(73)、拨杆(74)、拉杆(75)以及弹簧一(76),所述基座块(71)固定于所述转盘上,所述回转盘(6)与所述固定套(72)连接,所述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蔡亲鑫王绥学朱德毅蔡笃思陈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