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冷电机机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8079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5 17:00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油冷电机机壳,包括外管和内芯,内芯插装在外管内,内芯的外表面设有内芯流道筋,外管的内壁上设有外管流道筋,内芯流道筋和外管流道筋之间为间隙配合并在外管和内芯之间形成流道腔体,外管上设有两个油嘴并与流道腔体相连通,内芯的端部和外管的端部形成台阶式连接结构并焊接密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将机壳分成两部分,拼接焊接而成,只有两处焊接点,提高了气密性,避免机壳流道内部出现焊渣;油嘴为一体浇筑而成,焊接完后加工油嘴孔避免了因焊接高温而引起的油嘴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机壳,尤其涉及一种油冷电机机壳


技术介绍

1、现有的油冷电机机壳在中心高200以上由若干无缝钢管焊接而成,材料为q235。如图1-2所示,包括外管1、内芯2、端环3、油嘴4和地脚5,机壳的内芯2需焊接流道筋2-1(图2、图3所示),流道筋2-1焊接位置不易保证,再在内芯2的一端焊接一个端环3,将焊接好的部件压进外管1流道筋与外管内壁接触,再在另一端焊接一个端环3,机壳基本结构完成,再将加工好的进出油嘴4焊接到机壳的外管上,焊接的高温会使油嘴变形,再将地脚5焊接在机壳的外管上,可能出现因电机震动造成焊接处开裂,最后进行精加工。此机壳焊接处多,不易保证气密性,且机壳流道容易出现焊渣,若不清理干净会对空压机机头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油冷电机机壳。

2、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油冷电机机壳,包括外管和内芯,内芯插装在外管内,内芯的外表面设有内芯流道筋,外管的内壁上设有外管流道筋,内芯流道筋和外管流道筋之间为间隙配合并在外管和内芯之间形成流道腔体,外管上设有两个油嘴并与流道腔体相连通,内芯的端部和外管的端部形成台阶式连接结构并焊接密封。

3、更进一步地,所述外管和内芯为铸件,油嘴、地脚与外管为一体成型结构,内芯的一侧端部形成具有台阶a并与外管配合的结构,外管的一侧端部形成具有台阶b并与内芯配合的结构;当内芯压进外管后,在台阶a和台阶b处焊接密封。

4、更进一步地,当外管和内芯在台阶a和台阶b处焊接密封后,在外管的油嘴处开设有油嘴孔,油嘴孔与流道腔体相连通。

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将机壳分成两部分,拼接焊接而成,省去了端环这个部件,只有两处焊接点,提高了气密性,避免机壳流道内部出现焊渣;机壳为铸件,相比无缝钢管大大降低成本;地脚为一体浇筑而成,提高了机壳的强度;油嘴为一体浇筑而成,焊接完后加工油嘴孔避免了因焊接高温而引起的油嘴变形;铸件材料的散热效果比钢好,能够降低电机的温升,且铸件减震比钢要好,能够降低电机运行时的震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冷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1)和内芯(2),内芯(2)插装在外管(1)内,内芯(2)的外表面设有内芯流道筋(6),外管(1)的内壁上设有外管流道筋(8),内芯流道筋(6)和外管流道筋(8)之间为间隙配合并在外管(1)和内芯(2)之间形成流道腔体,外管(1)上设有两个油嘴(4)并与流道腔体相连通,内芯(2)的端部和外管(1)的端部形成台阶式连接结构并焊接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冷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和内芯(2)为铸件,油嘴(4)、地脚(5)与外管(1)为一体成型结构,内芯(2)的一侧端部形成具有台阶A(7)并与外管(1)配合的结构,外管(1)的一侧端部形成具有台阶B(9)并与内芯(2)配合的结构;当内芯(2)压进外管(1)后,在台阶A(7)和台阶B(9)处形成焊接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冷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当外管(1)和内芯(2)在台阶A(7)和台阶B(9)处焊接密封后,在外管(1)的油嘴(4)处开设有油嘴孔(4-1),油嘴孔(4-1)与流道腔体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冷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1)和内芯(2),内芯(2)插装在外管(1)内,内芯(2)的外表面设有内芯流道筋(6),外管(1)的内壁上设有外管流道筋(8),内芯流道筋(6)和外管流道筋(8)之间为间隙配合并在外管(1)和内芯(2)之间形成流道腔体,外管(1)上设有两个油嘴(4)并与流道腔体相连通,内芯(2)的端部和外管(1)的端部形成台阶式连接结构并焊接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冷电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和内芯(2)为铸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永健祁红飞沃增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赛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