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磁同步电动机定子灌胶固定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544562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7 19:4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永磁同步电动机定子灌胶固定工装,涉及电机定子加工领域,包括工装直筒,所述工装直筒插入由定子线包和定子铁芯组成的定子组件的内壁,且工装直筒与所述定子组件的内壁过盈配合,所述定子组件安装在电机机壳内,电机机壳下端面支撑在工装底板上;在工装直筒的中心同轴开设一个盲孔,用于置入固定螺钉,盲孔底部向工装底板所在方向贯穿开设一个连通孔,使得固定螺钉贯穿连通孔后与工装底板可拆卸连接,从而将工装直筒、电机机壳、工装底板三者固定,电机机壳底部与工装底板紧密贴合。本技术的工装直筒在加热时能热胀,达到与定子内径完全贴合,避免定子组件内径再次车加工,确保定子组件内径精度尺寸与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机定子加工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永磁同步电动机定子灌胶固定工装


技术介绍

1、在现有技术中,永磁电机定子铁芯的灌胶和浸漆是其加工过程中较为重要的加工工艺。在很多加工场景中都需要定子灌胶技术,保证产品质量,而有些特殊的机座设计使得定子组件难以进行灌胶,还是只能使用浸漆的方式来完成加工。此外,定子灌胶固定工装存在无法使其固定到位、高度受限和缺乏统一性的问题,难以实现特殊电机机壳对于灌胶工装工艺上的通用性、统一性。

2、常规的定子组件结构采用间隙配合,通过加热后膨胀配合的方式工艺,直接在定子底部套入工装,但该结构只适合于机壳上下两端一样的情况,无法适配与机头接口较小的机壳,导致方案通用性不高,还不能完全解决定子组件灌胶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永磁同步电动机定子灌胶固定工装,通过尼龙工装直筒与工装底板机壳底面水平连接,提高定子组件灌胶后的质量稳定性。使尼龙工装在加热时能热胀,达到与定子内径完全贴合,避免定子组件内径再次车加工,确保定子组件内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永磁同步电动机定子灌胶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装直筒(1),所述工装直筒(1)插入由定子线包(2)和定子铁芯(3)组成的定子组件的内壁,且工装直筒(1)与所述定子组件的内壁过盈配合,所述定子组件安装在电机机壳(6)内,电机机壳(6)下端面支撑在工装底板(7)上;在工装直筒(1)的中心同轴开设一个盲孔(11),用于置入固定螺钉(4),盲孔(11)底部向工装底板(7)所在方向贯穿开设一个连通孔(12),使得固定螺钉(4)贯穿连通孔(12)后与工装底板(7)可拆卸连接,从而将工装直筒(1)、电机机壳(6)、工装底板(7)三者固定,电机机壳(6)底部与工装底板(7)紧密贴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永磁同步电动机定子灌胶固定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装直筒(1),所述工装直筒(1)插入由定子线包(2)和定子铁芯(3)组成的定子组件的内壁,且工装直筒(1)与所述定子组件的内壁过盈配合,所述定子组件安装在电机机壳(6)内,电机机壳(6)下端面支撑在工装底板(7)上;在工装直筒(1)的中心同轴开设一个盲孔(11),用于置入固定螺钉(4),盲孔(11)底部向工装底板(7)所在方向贯穿开设一个连通孔(12),使得固定螺钉(4)贯穿连通孔(12)后与工装底板(7)可拆卸连接,从而将工装直筒(1)、电机机壳(6)、工装底板(7)三者固定,电机机壳(6)底部与工装底板(7)紧密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同步电动机定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敏祁红飞姚立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赛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