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沟槽支护,特别涉及模块装配化沟槽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1、沟槽是人工开挖形成的敞口通道,可作为沟渠、污水管道,也可供管道铺设用,由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土质存在较大差异,以及降水量、沟槽内水位等因素,可能存在沟槽塌方的风险,为避免塌方,一般需要在沟槽内壁安装支护结构。
2、现有公告号为cn212477760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管道沟槽支护结构,包括对称设置在上沟槽两侧壁上的若干根支撑板、连接同一侧相邻两支撑板的连接板以及用于调节两正对连接板间距的第一支撑架,支撑板内活动安装有用于支护下沟槽侧壁的伸缩板,伸缩板的端部设置有滑动在两长条槽内的滑动柱,支撑板与上沟槽贴合的侧壁底端开设有一个供伸缩板转动的开口,正对的两伸缩板之间安装有用于调节两伸缩板间距的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的两端可拆卸铰接于两伸缩板上。
3、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支护结构需要转动第一螺纹套使两个第一支撑杆相互远离,从而将连接板抵紧于沟槽侧壁上。但对于某些大型的沟槽,第一螺纹套位于人难以触及到的较高位置,不仅难以操作还难以拧动,施工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装配化沟槽支护结构,无需到高处操作,在坡面上即可完成支护板抵紧沟槽侧壁的操作,施工便利。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模块装配化沟槽支护结构,包括支撑杆、位于支撑杆两端的支护板,所述支护板贴附于沟槽内壁倾斜安装,所述支护板沿沟
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卡齿一、卡齿二的形状,卡齿一能向下移动与卡齿二卡接,一旦完成卡接,卡齿一就无法向上移动,通过倒齿实现支撑杆的单向向下移动。在沟槽内壁的土壤上贴附好支护板后,用吊运的方式将支撑杆架设于两对向设置的卡齿二上,则卡齿一接触卡齿二,然后人员用锤子敲打支撑杆的端部,通过敲打使卡齿一向下移动一到两个齿的距离,从而使卡齿一和卡齿二紧密卡接,并能自发限制支撑杆向上移动,完成安装。此安装方式人员始终站在地面上进行,无需登高,更为安全,且可操作性更强,不会出现拧不动的情况。
4、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上固定有两个水平尺,两个所述水平尺分别位于靠近支撑杆两端的位置。
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水平尺,便于人员观察支撑杆的水平度,避免安装后支撑杆不水平的问题。
6、优选的,所述支护板上固定有多个阶梯板,所述阶梯板位于卡齿二的两侧。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阶梯板用于供人员踩踏,与斜坡相比,一方面使人员在进出沟槽时避免滑倒,另一方面阶梯板上便于对支撑杆的端部进行作业,更为安全。
8、优选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与支护板一侧固定的插块,所述支护板远离插块的另一侧开设有插槽,所述插块与插槽的尺寸相互匹配。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相邻的支护板通过插块与插槽进行拼接,起到初步定位的效果,从而连成一片沿沟槽延伸的支护面。
10、优选的,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插管,所述插块和插槽内壁均开设有供插管插接的插孔,所述插管通过插入插孔将插块限位于插槽内。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插管通过插入插孔将插块限位于插槽内,对相邻的支护板进行限位,避免相邻支护板间产生分离或错位。
12、优选的,所述插管为塑料材质的软管。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插管为塑料材质的软管,一方面能够直接购买得到,另一方面便于运输收纳,且安装过程也十分方便,采用单个人员在支护板顶部放管即可。
14、优选的,所述支撑杆靠近两端的位置转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通过一端与支撑杆铰接,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在重力作用下呈下垂状态,所述限位杆的下端抵接于卡齿二的外侧。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杆自然下垂时,限位杆同时位于卡齿一、卡齿二的外侧,能够避免卡齿一沿前后方向滑动脱离卡齿二。
16、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外壁固定有挡块,所述限位杆能通过转动抵接于挡块上。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限位杆抵接于挡块上后,挡块对限位杆进行支撑,此时的限位杆没有对卡齿二产生阻挡,便于从水平的前后方向一侧拆出支撑杆。
18、综上所述,本技术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9、1、支撑杆、支护板是预先在工厂预制好的,直接运输到现场进行装配,通过模块化的安装方式,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
20、2、人员始终站在地面上即可完成支撑杆的安装,无需登高,更为安全,且可操作性更强,不会出现拧不动的情况;
21、3、支撑杆、支护板的拆装均较为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装配化沟槽支护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支撑杆(1)、位于支撑杆(1)两端的支护板(2),所述支护板(2)贴附于沟槽内壁倾斜安装,所述支护板(2)沿沟槽内壁安装有多个,相邻支护板(2)间通过连接结构进行装配固定;所述支撑杆(1)的两端固定有卡齿一(11),所述支护板(2)朝向支撑杆(1)的一侧固定有与卡齿一(11)配合的卡齿二(3),所述卡齿一(11)和卡齿二(3)均为倒齿,所述卡齿一(11)的齿呈倾斜向上状,所述卡齿二(3)的齿呈倾斜向下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装配化沟槽支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杆(1)上固定有两个水平尺(12),两个所述水平尺(12)分别位于靠近支撑杆(1)两端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装配化沟槽支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支护板(2)上固定有多个阶梯板(4),所述阶梯板(4)位于卡齿二(3)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装配化沟槽支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与支护板(2)一侧固定的插块(21),所述支护板(2)远离插块(21)的另一侧开设有插槽(22),所述插块(21)与插槽(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装配化沟槽支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插管(23),所述插块(21)和插槽(22)内壁均开设有供插管(23)插接的插孔(24),所述插管(23)通过插入插孔(24)将插块(21)限位于插槽(22)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块装配化沟槽支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插管(23)为塑料材质的软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装配化沟槽支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杆(1)靠近两端的位置转动连接有限位杆(13),所述限位杆(13)通过一端与支撑杆(1)铰接,所述限位杆(13)的另一端在重力作用下呈下垂状态,所述限位杆(13)的下端抵接于卡齿二(3)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块装配化沟槽支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杆(1)的外壁固定有挡块(14),所述限位杆(13)能通过转动抵接于挡块(14)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装配化沟槽支护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支撑杆(1)、位于支撑杆(1)两端的支护板(2),所述支护板(2)贴附于沟槽内壁倾斜安装,所述支护板(2)沿沟槽内壁安装有多个,相邻支护板(2)间通过连接结构进行装配固定;所述支撑杆(1)的两端固定有卡齿一(11),所述支护板(2)朝向支撑杆(1)的一侧固定有与卡齿一(11)配合的卡齿二(3),所述卡齿一(11)和卡齿二(3)均为倒齿,所述卡齿一(11)的齿呈倾斜向上状,所述卡齿二(3)的齿呈倾斜向下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装配化沟槽支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杆(1)上固定有两个水平尺(12),两个所述水平尺(12)分别位于靠近支撑杆(1)两端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装配化沟槽支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支护板(2)上固定有多个阶梯板(4),所述阶梯板(4)位于卡齿二(3)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装配化沟槽支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与支护板(2)一侧固定的插块(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涛,谈韧,徐茜,宗虎,丁杰,王跃峰,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市远东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