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M32平台的多信道自适应通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7560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5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STM32平台的多信道自适应通控器,包括用户交互模块、拓扑感知模块、子网划分模块、信道感知模块、路由生成模块、数据转发模块和工作状态监测模块;用户交互模块用来实现用户和通控器之间的交互;拓扑感知模块用来实时感知通控器所在网络的拓扑结构;若通控器自动划分子网,则子网划分模块根据拓扑感知模块获取的网络的拓扑结构划分子网;信道感知模块用于实时监测网络当前使用的信道的通信质量;数据转发模块用于实现路由转发功能;工作状态监测模块用于监控通控器的工作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拓扑感知功能,在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能够及时调整路由,避免网络延时和网络拥塞,同时为子网划分提供依据,减轻用户配置子网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互联网通信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stm32平台的多信道自适应通控器。


技术介绍

1、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通控器在众多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传统的通控器在设计实现过程中,大多倾向于选用cortex-a类型或者arm9等配备内存管理单元(mmu)的芯片作为主控芯片,并依赖linux/vxworks等操作系统来处理任务以及进行网络通信。,然而此类芯片成本高昂,大幅推高通控器制造成本,对于企业而言,高昂的成本限制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与大规模推广应用,从经济角度凸显了研发新型通控器的迫切性。

2、再者,现有的通控器普遍缺乏网络拓扑感知能力。在实际的网络应用场景中,网络拓扑结构时常会发生变动,由于通控器无法及时察觉这些变化,也就难以迅速地对路由表或路由策略做出调整。往往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延迟后,才能够生成新的路由策略以适应网络拓扑的改变。这期间,网络通信的效率会大打折扣,数据传输可能出现卡顿、中断等不良现象,严重影响用户体验以及相关业务的正常开展,表明了对具备网络拓扑感知功能通控器的强烈需求。另外,现有通控器在信道感知方面功能缺失,当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STM32平台的多信道自适应通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交互模块、拓扑感知模块、子网划分模块、信道感知模块、路由生成模块、数据转发模块和工作状态监测模块;

2.根据所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TM32平台的多信道自适应通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信道自适应通控器基于STM32H743Z平台。

3.根据所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TM32平台的多信道自适应通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交互模块以微服务器的方式构建,包括前端和后端;

4.根据所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TM32平台的多信道自适应通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拓扑感知模块包括探测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stm32平台的多信道自适应通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交互模块、拓扑感知模块、子网划分模块、信道感知模块、路由生成模块、数据转发模块和工作状态监测模块;

2.根据所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tm32平台的多信道自适应通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信道自适应通控器基于stm32h743z平台。

3.根据所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tm32平台的多信道自适应通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交互模块以微服务器的方式构建,包括前端和后端;

4.根据所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tm32平台的多信道自适应通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拓扑感知模块包括探测包发送与接收子模块及拓扑解析子模块;

5.根据所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tm32平台的多信道自适应通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网划分模块基于lwip协议栈构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建荣詹远王永杰蒋诗童梁旭李冬刘金龙吴文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波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