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加工装置,具体为一种轧辊加工用锻造台。
技术介绍
1、轧机上使金属产生连续塑性变形的主要工作部件和工具,轧辊主要由辊身、辊颈和轴头三部分组成,弧形轧辊是在轴身上设置了弧面可旋转的弧形辊面,来达到舒展幅材的辊子,起到消除幅材行进过程中的褶皱和 防止材料分切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交错。
2、现有的弧面轧辊在进行粗加工时需要对轧辊金属坯料进行预处理,弧面轧辊进行锤击处理时容易造成受力不均,从而导致金属坯料不均匀,尺寸超差,并且锤击后的金属坯料外侧会产生杂质,杂质的存在会破坏轧辊材料的均匀性,导致轧辊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如裂纹、剥落等,由于杂质的存在,轧辊在加工过程中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能源来去除这些杂质,从而增加加工成本,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轧辊加工用锻造台。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轧辊加工用锻造台。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轧辊加工用锻造台,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轧辊加工用锻造台,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前端安装有第一电机(3),所述工作台(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安装套筒(2),所述安装套筒(2)的外侧安装有四组第二电动伸缩杆(9),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与安装套筒(2)活动连接,所述工作台(1)的上端安装有轧辊主体(4),所述轧辊主体(4)的外侧为弧形设计,所述轧辊主体(4)的前端开设有装配槽(5),所述轧辊主体(4)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装配块(6),所述装配块(6)为方形设计,所述装配块(6)为方形的边缘为弧边设计,所述轧辊主体(4)的前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安装套筒(2)的内侧,所述工作台(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轧辊加工用锻造台,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前端安装有第一电机(3),所述工作台(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安装套筒(2),所述安装套筒(2)的外侧安装有四组第二电动伸缩杆(9),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与安装套筒(2)活动连接,所述工作台(1)的上端安装有轧辊主体(4),所述轧辊主体(4)的外侧为弧形设计,所述轧辊主体(4)的前端开设有装配槽(5),所述轧辊主体(4)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装配块(6),所述装配块(6)为方形设计,所述装配块(6)为方形的边缘为弧边设计,所述轧辊主体(4)的前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安装套筒(2)的内侧,所述工作台(1)的后端安装有第一定形机构(7),所述工作台(1)的后端还安装有第二定形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辊加工用锻造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形机构(7)包括与工作台(1)固定连接的安装支架(71),所述安装支架(71)的后端安装有第二电机(72),所述安装支架(71)的前端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73),所述第二电机(72)的输出轴与第一齿轮(7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73)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套筒(74),所述限位套筒(74)的内侧通过转轴与装配块(6)转动连接,所述限位套筒(74)的前端固定连接固定套筒(75),所述固定套筒(7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76),所述第一连杆(76)的后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77),所述第二齿轮(77)的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三齿轮(79),所述第三齿轮(79)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711),所述第一转轴(711)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78),所述第二连杆(78)的一侧与固定套筒(7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7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杆(710),所述第三连杆(710)的下端与第二连杆(78)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轧辊加工用锻造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77)的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一外齿环(716),所述第一外齿环(716)的内侧与限位套筒(7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外齿环(716)的后端滑动连接有两组相对称的固定杆(717)的输出轴,所述固定杆(717)的后端与工作台(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轧辊加工用锻造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71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转动块(712),所述转动块(7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应江,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锐科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