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骨修复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纤维膜支架及其在感染性骨缺损治疗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感染性骨缺损一直是骨科临床治疗的难题,感染形成的炎症环境可造成局部免疫抑制,细菌生物膜形成,局部血运破坏使血供不足,骨再生困难,血供不足同时降低抗感染能力,形成恶性循坏,最终骨缺损难以愈合。临床上感染性骨缺损的标准治疗一般先控制感染,在感染症状消失、局部软组织覆盖条件成熟后进行骨缺损修复,存在周期长、效果差、感染易复发等缺点。有研究将具有成骨作用的药物或材料与抗菌性能的生物材料、金属离子和药物相结合,合成双功能生物材料,可以改善感染性骨缺损部位的局部微环境。抗菌成分抑制细菌的增殖,防止早期过度的炎症反应,成骨成分改善受损的成骨细胞功能,控制感染引起的骨代谢紊乱,促进骨修复。但耐药菌形成,抗菌成分的生物毒性,骨愈合能力差等问题依然无法完全解决,容易导致移植物失效。因此开发一种兼具抗菌与成骨的双功能生物支架材料显得尤为重要。
2、光热疗法是抑制细菌和促进骨形成的有前途的策略。光热剂可以在近红外光(nir)的照射下将光能转化为热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纤维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纤维膜支架通过将CuHP、磷酸钙镁和左旋聚乳酸混合后纺丝得到;所述CuHP由铜盐和磷酸盐于85-95℃加热反应20-28h得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纤维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反应时,铜元素与磷元素的物质的量的比为2: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纤维膜支架,其特征在于,纺丝时,纺丝液的注入速度1.4-1.6mL/h,电压14-16KV,收集距离为14-16cm。
4.一种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纳米纤维膜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5.如权利要求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纤维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纤维膜支架通过将cuhp、磷酸钙镁和左旋聚乳酸混合后纺丝得到;所述cuhp由铜盐和磷酸盐于85-95℃加热反应20-28h得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纤维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反应时,铜元素与磷元素的物质的量的比为2: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纤维膜支架,其特征在于,纺丝时,纺丝液的注入速度1.4-1.6ml/h,电压14-16kv,收集距离为14-16cm。
4.一种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纳米纤维膜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中,固液分离的方法为去离子水离心洗涤3次后乙醇洗涤1遍,干燥;所述离心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龙,顾剑,张鹏,陈嵩,何双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技城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