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高品质微小直径金属管的制造装置与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97024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2 0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金属管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生产高品质微小直径金属管的制造装置与制造方法,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包括铸池机构,铸池机构包括外池和内池,支撑架的表面安装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另一端设置有夹持机构,夹持机构能够根据需要制备的金属管长度,调节对导电丝的紧固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挤压囊在受力的同时,依靠其自身的弹力特性,实现了对导电丝的双重夹持效果,此方式有效减少了夹持装置在内池内转动过程中,金属盐溶液进入张紧杆内部的可能性,同时,这种夹持可有效降低导电丝的转动惯量,从而使导电丝在电铸液中得以克服液体阻力,实现更为稳定的转动,有利于提升微小直径金属管的成型质量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管制造,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生产高品质微小直径金属管的制造装置与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1、微小直径金属管通常是指管径较小的金属管道,当前,微小直径金属管在制备时多采用电铸工艺,该工艺以导电丝充当阴极,金属网作为阳极,金属盐溶液作为电铸液。具体操作是将导电丝夹持并通电后放置于电铸液中,通电使得金属盐溶液里的金属离子还原并附着于导电丝之上,逐步形成管壁,最终在拔出导电丝后得到管材;

2、然而,夹头与导电丝之间采用活动连接方式,当所需制备的金属管尺寸较短时,为保障电铸过程的稳定性,夹头需要伸入电铸池中,从而使电铸区域处于池内位置,在此情形下,电铸液极易侵入夹头内部,进而致使成型后的金属管边缘参差不齐;

3、其次,导电丝依靠张紧件进行夹持并在电铸液中转动,但是张紧件的紧固点与电铸液之间距离较远,这就导致导电丝在电铸液中面临较大的阻力,转动惯量增大,在液体环境中,导电丝极易因液体阻力而产生晃动,使得其转速难以保持稳定,影响了金属管的均匀成型;

4、鉴于此,亟需一种生产高品质微小直径金属管的制造装置与制造方法来解决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产高品质微小直径金属管的制造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包括铸池机构(11),所述铸池机构(11)包括外池(111)和内池(112),所述内池(112)悬空安装在外池(111)的内部,所述内池(112)的顶端高于外池(111)的顶端,所述外池(1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12),所述支撑架(12)的下端表面安装有固定条板(13),所述内池(112)的内部活动放置有阳极金属网(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高品质微小直径金属管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铸池机构(11)还包括安装在外池(111)表面的输入管(113)和输出管(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高品质微小直径金属管的制造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包括铸池机构(11),所述铸池机构(11)包括外池(111)和内池(112),所述内池(112)悬空安装在外池(111)的内部,所述内池(112)的顶端高于外池(111)的顶端,所述外池(1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12),所述支撑架(12)的下端表面安装有固定条板(13),所述内池(112)的内部活动放置有阳极金属网(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高品质微小直径金属管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铸池机构(11)还包括安装在外池(111)表面的输入管(113)和输出管(114),所述输入管(113)和输出管(114)用于对金属盐溶液进行输送,所述外池(111)的内壁底部安装有泵体(115),所述泵体(115)的输出端连接在内池(112)的内部,所述内池(112)的两侧顶部均开设有溢流槽(1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高品质微小直径金属管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固定安装在支撑架(12)顶部的驱动电机(22),所述固定条板(13)的两侧底端均贴合安装有连接组件(21),两个所述连接组件(21)的底部均贴合在外池(111)的表面,所述驱动电机(22)的输出轴与皮带轮组(23)的其中一端相连,所述皮带轮组(23)的另一端与转轴(24)固定连接,所述转轴(24)的两侧分别与两个连接组件(21)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产高品质微小直径金属管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组件(21)均包括支撑框板(211),所述支撑框板(211)的内部转动设置有第一连接齿轮(212)和第二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成兵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格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