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然产物领域,具体涉及可用于除草、天然来源的新化合物。
技术介绍
1、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l.)p.beauv.为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对不良环境有较强适应力和耐受力,对水稻水分、光照和养分形成了强烈的竞争,是全国稻田恶性杂草之一,化学防治是当前稗草防除的主要措施,但除草剂的长期使用以及滥用,会造成环境污染,并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风险,同时,杂草抗药性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寻找新型化合物抑制稗草生长,是当前解决稗草危害及抗药性急需面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有效抑制稗草生长的新型化合物。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吲哚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式如下:
4、
5、本专利技术获得了一种新的吲哚类化合物(以下命名为colletotriauxin h),对禾本科杂草稗草幼根具有显著的生长抑制作用,并且对其根尖细胞具有显著损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吲哚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式如下:
2.权利要求1所述吲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如下:以菊苣叶中分离得到的链格孢属内生真菌A.destruens CIY4和枸杞炭疽病菌C.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如下:以菊苣叶中分离得到的链格孢属内生真菌A.destruens CIY4和枸杞炭疽病菌C.acutatum进行共培养发酵,甲醇提取代谢产物后,依次经乙酸乙酯萃取、硅胶柱层析,制备液相制备,即得所述吲哚类化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培养发酵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吲哚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式如下:
2.权利要求1所述吲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如下:以菊苣叶中分离得到的链格孢属内生真菌a.destruens ciy4和枸杞炭疽病菌c.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如下:以菊苣叶中分离得到的链格孢属内生真菌a.destruens ciy4和枸杞炭疽病菌c.acutatum进行共培养发酵,甲醇提取代谢产物后,依次经乙酸乙酯萃取、硅胶柱层析,制备液相制备,即得所述吲哚类化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培养发酵方法为:将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培养发酵后,采用以下方法获得所述吲哚类化合物:将共培养的大米发酵物,用3倍体积分析纯甲醇浸提3次,每次浸泡1天,合并3次提取液并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至无甲醇得到总浸膏;加入超纯水混悬,使用相同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共萃取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秀花,刘洋,陈剑,吕寒,丁晓琴,简暾昱,牛冠婷,童贝,盖亚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