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轨状态控制的两阶段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96976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2 0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轨状态控制的两阶段优化方法,属于轨道交通领域精密工程测量技术应用范畴。对待优化钢轨作第一阶段分段,建立含典型敏感波长不平顺的钢轨状态优化模型;附加轨枕扣件待调整量限制及约束界值,逐段求解不等式约束模型;根据评价值迭代修正不等式,直至迭代终止;基于平滑信息得最优实数解;作第二阶段分段,建立含邻域点剩余偏差n阶差分函数和波形一致性函数的状态优化模型;附加轨枕扣件待调整量限制及约束界值,逐段求解不等式约束模型,获得最优级差整数解。本发明专利技术考虑引起列车激振的变波长不平顺及一般工程中调整材料级差问题,提高乘坐舒适性,降低TQI,解决精调方案制定费时费力,效果参差不齐的问题,实现状态最优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轨道精密工程测量,特别涉及一种钢轨状态控制的两阶段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1、通过制定钢轨形位的调整优化方案确保状态高平顺是列车高速、安全和平稳运行的关键。从施工阶段的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或板式无砟轨道轨道板的精调,到长钢轨精调和运营维护阶段的轨道精调,静态调整验收的指标包括横/垂向偏差,10m、20m、30m和300m弦等定波长的高低/轨向不平顺,水平/轨距和扭曲/轨距变化率中的几种。随着施工阶段向运营维护阶段过渡,轨道的平顺性要求更高、更复杂。现有轨道精调方案的制定依靠随机软件,在理论模型、处理方法、调整效果上均存在不足,表现为自动化程度低、费时费力,且轨道状态的平顺性得不到最优控制。《一种钢轨平顺状态优化方法》(申请号202210394546.4)提出对分段规划单元钢轨扣件调整量优化求解,逐步实现整体钢轨状态的平顺性控制,并获得优化解。该阶段的无级调整能够在现有规范规定的定波长不平顺指标要求下,极大程度的改善轨道状态,提高其平顺性,但是实施效果会受到现有施工条件的限制。在轨道平顺性维护及优化中,为节省成本,方便垫板扣件模块化,往往采用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轨状态控制的两阶段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轨状态控制的两阶段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第一预设长度大于等于所述钢轨状态优化模型中所使用的最长基准弦长度,所述第一阶段分段为按照第一预设重叠间隔移动分段,所述第一预设重叠间隔为相邻基本规划单元的第一重叠长度,所述第一重叠长度大于等于一个轨枕间隔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轨状态控制的两阶段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钢轨状态评价函数为轨道内外部几何参数、偏差较差、偏差变化率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轨状态控制的两阶段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轨状态控制的两阶段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第一预设长度大于等于所述钢轨状态优化模型中所使用的最长基准弦长度,所述第一阶段分段为按照第一预设重叠间隔移动分段,所述第一预设重叠间隔为相邻基本规划单元的第一重叠长度,所述第一重叠长度大于等于一个轨枕间隔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轨状态控制的两阶段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钢轨状态评价函数为轨道内外部几何参数、偏差较差、偏差变化率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轨状态控制的两阶段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敏感波长通过车体自振频率和列车运行时速确定,所述典型敏感波长为敏感波长中不平顺最严重的一种或者多种波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轨状态控制的两阶段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不等式约束模型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轨状态控制的两阶段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所述钢轨状态的评价值为典型敏感波长不平顺和轨道几何状态参数的统计结果的均值统计的函数值,所述轨道几何状态参数包括偏差、高低/轨向、偏差较差、偏差变化率、水平/轨距、扭曲/轨距变化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统计结果包括各参数的最大值、最小值、均值、中误差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统计结果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阳腾龙王平李泽喻洁梁洮怀闫红良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