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外消旋对羟基苯甘氨酸合成的消旋酶突变体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6940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2 0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对羟基苯甘氨酸外消旋化的消旋酶突变体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以L‑对羟基苯甘氨酸和PLP为原料,利用活性被提高的消旋酶(LbAAR)突变体进行L‑对羟基苯甘氨酸的外消旋化,整体催化过程绿色简单高效。其中,野生型对底物L‑HPG未检测到活性,通过突变L307S获得了对底物L‑HPG的活性,此外,最优突变体的酶活可达到115.2μmol/min/g,相较M1提高了16.5倍,极大提高了此酶的活性。本发明专利技术为快速对羟基苯甘氨酸的外消旋化提供了新思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外消旋对羟基苯甘氨酸合成的消旋酶突变体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工程。


技术介绍

1、d-对羟基苯甘氨酸(d-p-hydroxyphenylglycine,d-hpg)是一种具有手性中心的非天然氨基酸。分子式为c8h9no3,相对分子质量为167.16。与l-对羟基苯甘氨酸互为对映异构体。d-hpg是氨基酸生物合成的重要中间体,被广泛用于合成肽类激素和农药。特别是作为医药中间体,广泛用于制备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氨羟苄头孢菌素和头孢哌酮等。该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致病螺旋体等均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并且具有副作用小、口服效果佳等优点。

2、目前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合成方式主要有化学法和酶法两种。其中,化学合成法主要以不对称转化法为主,即利用手性拆分剂d-3-溴代樟脑磺酸盐(d-bcs)使l-hpg发生构型转换,从而合成高纯度的d-hpg。但这种方法存在着严重的“三废”污染问题。酶转化法主要为以d-对羟基苯海因(d-hph)为底物,利用d-乙内酰脲酶(hase)和n-氨基甲酰基-d-氨基酸酰胺水解酶(cas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旋酶LbAAR突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变体为消旋酶LbAAR亲本的第54位丙氨酸突变为苯丙氨酸、第222位天冬氨酸突变为组氨酸、第307位亮氨酸突变为丝氨酸和/或第304位脯氨酸突变为谷氨酸、谷氨酰胺、天冬氨酸或甲硫氨酸,所述亲本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突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变体为以下(a)~(j)任一种:

3.编码权利要求1或2所述突变体的基因。

4.携带权利要求3所述基因的重组载体。

5.表达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突变体,或携带上有权利要求3所述基因,或转化有权利要求4所述重组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旋酶lbaar突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变体为消旋酶lbaar亲本的第54位丙氨酸突变为苯丙氨酸、第222位天冬氨酸突变为组氨酸、第307位亮氨酸突变为丝氨酸和/或第304位脯氨酸突变为谷氨酸、谷氨酰胺、天冬氨酸或甲硫氨酸,所述亲本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突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变体为以下(a)~(j)任一种:

3.编码权利要求1或2所述突变体的基因。

4.携带权利要求3所述基因的重组载体。

5.表达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突变体,或携带上有权利要求3所述基因,或转化有权利要求4所述重组载体的重组细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组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细胞是以细菌或真菌为表达宿主。

7.一种提高消旋酶lbaar酶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静陈薇宋伟魏婉清闻建周怡雯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