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田面源污水网点拦截式倒虹吸植物净化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6837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2 0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田面源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田面源污水网点拦截式倒虹吸植物净化池,包括设置于沟渠上的硬化层,所述硬化层至少覆盖所述沟渠的沟壁;沿所述沟渠的延伸方向设有多个连通的钢筋混凝土涵管,且该钢筋混凝土涵管与所述硬化层以非平面形式接触;所述沟渠纵向过水断面尺寸为S1,所述钢筋混凝土涵管的纵向过水断面尺寸为S2,其中,S2=(0.75~0.85)*S1;所述钢筋混凝土涵管的顶面预设有用于填充泥土的泥土层和用于水生植物繁殖的水体层。由此,能够在有效治理农田面源污染的同时,兼顾耕地保护、输水效率及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从而构建一个更加可持续的农村水环境管理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利工程建设中农田面源污染治理,具体涉及一种农田面源污水网点拦截式倒虹吸植物净化池


技术介绍

1、当前,农田面源污水治理主要采用生态塘、湿地和生态多孔砖沟渠壁植物等措施。然而,这些方法存在一些显著的问题:1、生态塘和湿地的建设需要占用大量耕地,这对于本就有限的土地资源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2、沟渠壁植物的种植虽然有助于净化水质,但在盛夏季节,植物茂盛生长会严重影响沟渠的输水能力,特别是在输水量大且频繁的时期;3、杂草和其他水生植物在夏季快速生长,导致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清理。由于涉及区域广泛,清理工作难度大,容易出现清理不及时的情况;4、未能及时清理的植物茎叶腐烂后会造成二次污染,进一步恶化水质;5、如果沟渠壁全部硬化处理,虽然可以提高输水效率,但会破坏原有的水生动植物生长环境,不利于生态系统的健康。

2、针对上述问题,还需要提供一种更为合理的技术方案,以能够在有效治理农田面源污染的同时,兼顾耕地保护、输水效率及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从而构建一个更加可持续的农村水环境管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田面源污水网点拦截式倒虹吸植物净化池,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沟渠上的硬化层,所述硬化层至少覆盖所述沟渠的沟壁;沿所述沟渠中的延伸方向设有多个连通的钢筋混凝土涵管,且该钢筋混凝土涵管与所述硬化层以非平面形式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面源污水网点拦截式倒虹吸植物净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化层覆盖所述沟渠的沟壁和沟底,其中,所述沟渠为半干涸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面源污水网点拦截式倒虹吸植物净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渠中设有一列或两列以上由钢筋混凝土涵管或矩形、正方形钢筋混凝土组成的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面源污水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田面源污水网点拦截式倒虹吸植物净化池,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沟渠上的硬化层,所述硬化层至少覆盖所述沟渠的沟壁;沿所述沟渠中的延伸方向设有多个连通的钢筋混凝土涵管,且该钢筋混凝土涵管与所述硬化层以非平面形式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面源污水网点拦截式倒虹吸植物净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化层覆盖所述沟渠的沟壁和沟底,其中,所述沟渠为半干涸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面源污水网点拦截式倒虹吸植物净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渠中设有一列或两列以上由钢筋混凝土涵管或矩形、正方形钢筋混凝土组成的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面源污水网点拦截式倒虹吸植物净化池,其特征在于,相邻的钢筋混凝土涵管之间的间距为1~3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面源污水网点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荣生许光程王方雄吴运然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亿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庐江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