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d-Cu-M/α-Si3N4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5966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2 0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d‑Cu‑M/α‑Si3N4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乙酰丙酮钯、乙酰丙酮铜和金属M的乙酰丙酮盐溶解于溶剂中配成前驱体溶液,加入α‑Si3N4载体,充分搅拌,得到悬浮液;所述的金属M为稀土金属元素;步骤2):将步骤1)所得悬浮液转移到聚四氟乙烯内衬的钢制高压釜中,密封置于感应加热电炉中加热,冷却至室温;步骤3):将步骤2)冷却后的悬浮液进行离心收集固体,对其进行洗涤干燥,干燥结束后得到Pd‑Cu‑M/α‑Si3N4负载型金属催化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所述的催化剂在低温氢催化氧化反应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氢气转化率和优异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催化剂制备技术及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α-si3n4负载金属催化剂(pd-cu-m(m为稀土元素))及其制备和在低温氢催化氧化反应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氢能,这一备受赞誉的环保能源,其应用领域广泛,涵盖了化工、新能源、船舶、潜艇乃至核能等多个行业。然而,氢气的特性也带来了挑战,作为一种极易燃烧和爆炸的气体,当其浓度达到4%或以上时,遇到火源极易引发燃烧或爆炸事故。因此,在氢气泄漏或作为生产过程副产品的场景中,采取有效措施清除氢气至关重要。例如,在核潜艇中,利用水电解技术制取氧气的同时,氢气作为副产品被释放,这一过程若控制不当,可能导致氢气泄漏。而在常规潜艇中,蓄电池作为主要的电力来源,在充放电过程中也会产生氢气。这些产生氢气的环境,尤其是潜艇和核电站这样的密闭空间,氢气的累积若超过4%的临界值,将极大地增加发生严重事故的风险。鉴于此,开发并实施安全可靠的氢气消除策略,对于保障人员安全和设施完整,显得尤为关键。为应对这一挑战,研究者和工程师们正积极探索多种技术手段,包括但不限于使用催化转化、吸附和化学反应来安全地处理和消除氢气,以确保在涉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d-Cu-M/α-Si3N4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金属M选自La、Ce、Nd、Pr、Sm、Tb、Er、Y中的一种或多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配置前驱体溶液的溶剂为甲醇、乙醇、丙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配置前驱体溶液的溶剂为乙醇和丙酮的混合溶液,其中乙醇和和丙酮的体积比例为1:1~1:2。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Pd...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d-cu-m/α-si3n4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金属m选自la、ce、nd、pr、sm、tb、er、y中的一种或多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配置前驱体溶液的溶剂为甲醇、乙醇、丙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配置前驱体溶液的溶剂为乙醇和丙酮的混合溶液,其中乙醇和和丙酮的体积比例为1:1~1:2。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pd-c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佳黄开鑫张鑫岳玉学成广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