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鱼运输水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95863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活鱼运输水净化装置是适用于长距离、长时间运输活鱼净化活鱼容器水质的水处理设备.国内传统的活鱼运输,因无水净化装置从而限制了活鱼运输的距离和时间.国外某些活鱼远距离运输装置,对水质处理亦采用粗细过滤及电子凝结等方法,也不能有效地净化水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旋液分离、静电吸附分离及微孔管精滤三级水处理,能有效地净化水体,提高活鱼运输存活率,鱼的存活时间亦长.(*该技术在199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活鱼运输水净化装置,是一种适用于长距离、长时间运输活鱼容器的水处理设备。在活鱼运输过程中,鱼的装载密度比通常养殖条件下高出数百倍。鱼在高度密集时所排出的代谢物积累非常迅速,不断污染水质,积累到一定浓度时,即会危及鱼的生存,尤其是分子氨(NH3)的积累对鱼的危害最为严重,尽管水体中含氧量能满足鱼的需要,还是要导致鱼的迅速死亡。所以,为了要提高活鱼运输过程的存活率和延长运输时间,除了保证氧的供应外,还必须消除水中的有害物质,保证水质的清洁。国内以往的活鱼运输,无论是陆运还是水运,对活鱼容器的水体仅进行增氧处理,以满足在较短时间内活鱼的生存,但无水净化处理,所以限制了活鱼运输的时间和距离。在国外活鱼运输装置中,采用水净化设备的亦不多。苏联SU-733591介绍了一种活鱼远距离运输装置,在该专利装置的水循环系统中加设了一个电子凝结器和附加了水的粗净化和细净化装置以及加填炭料的过滤装置。一直流电源在电凝结器内的铝板之间形成一个电场,此电场有助于新陈代谢产物分子的凝结。粗、细净化装置网状过滤圆筒外均紧固弹性泡沫塑料为过滤层,加填炭料的过滤装置之内外园筒夹层间加填活性炭。由于该装置系统中,对鱼鳞、残饵、机械杂质、石块等颗粒比重均较大的物质不能预先清除,经常会使电凝结器及过滤装置堵塞,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泡沫塑料过滤层又极易被电凝结器电磁场作用下沉淀下来的胶态物质颗粒堵塞,清洗又十分困难,使用一断时间必须更换,在运输过程中操作不便,同时也影响水净化质量。整套水净化处理装置结构松散、安装不便、占用空间又大。为有效的净化活鱼运输容器的水质,紧凑装置结构,减小安装面积,方便操作、延长运输时间,提高活鱼运输经济效益,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对运输容器内的污水采用旋液分离、静电吸附分离、微孔管精滤相结合的三级处理的水净化装置。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图1是本技术结构主视图。图2结构主视图的A-A剖视图。其中(1)是水泵、(2)是出水阀、(3)是内半法兰、(4)是进水管、(5)是静电粒子、(6)是反冲装置、(7)是过滤帽、(8)是盖板、(9)是活花板、(10)是花板、(11)是压力表、(12)是滤水桶、(13)是溢水道、(14)是外半法兰、(15)是旋液桶、(16)是微孔管、(17)是导流套、(18)是微孔管筒体、(19)是集污箱、(20)是集污箱排污管、(21)是微孔管筒体排污管。滤水桶(12)中部呈园筒状,里面填放颗粒状活性炭静电粒子(5)。上部呈园角方形,上、中两部由花板隔开,为填放静电粒子方便,花板(10)上另设活花板(9),活花板用螺钉固定安装在花板上。活花板及花板均开孔装有过滤帽(7),上部四个园角方形的底板上开有四个长方形溢水孔,均紧贴在滤水桶(12)四周的四道溢水道(13)上口为溢水孔,下口通到导流套(17)。滤水桶下部为120°夹角的园锥体,底部有三圈直径为5毫米的园孔,顶端亦开一6毫米园孔。锥形旋液桶(15)上口与滤水桶下部锥体焊接,旋液桶下部锥体伸入集污箱(19)并焊接。进水管(4)与旋液桶上部桶壁如图2所示与中心线成30°开孔联接。旋液桶外装内导流套(17)。微孔管筒体(18)与导流套(17)园周间装设有80根直径为65毫米的微孔管(16)。微孔管固定在内半法兰(13)及固定园板上,为拆装微孔管方便,微孔管筒体顶部盖板上装有四块外半法兰。在微孔管筒体顶部内、外半法兰之间的筒壁上开有四个出水孔,出水管连接至活鱼运输容器。驱动水泵(1)把运输活鱼容器中的污水抽出,通过进水管(4)冲入旋液桶(15),水流在锥形桶体内旋流,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污水中的鱼鳞、鱼的粘液粪便、残饵、机械杂质、石块等颗粒,比重较大的物质旋液分离降沉至集污箱(19)。由旋液桶(15)涌上的水由下向上地进入滤水桶(12)中部的静电粒子层(5),静电粒子层是颗粒状活性炭对粘性物质具有较高的去除率,清洗亦十分方便。经静电粒子静电吸附分离的水,经过滤水帽到花板与盖板(8)之间的空腔,然后经溢水道(13)流入导流套(17),水流自导流套(17)底部流出,经微孔管(16)精滤从微孔管顶部流出从微孔管筒体(18)壁上四个出水口由出水阀(2)调节流入运输活鱼容器的各个部位。PAC微孔管是由聚乙烯和活性炭粉沫混合烧结而成,所以不仅能去除微小的鱼排泄物,而且也能直接吸附水中的氨等有害物质。运输活鱼容器中的混浊污水经旋液分离、静电吸附分离和微孔管精滤三级处理后,变得十分清晰,有效净化了水体。为了延长静电粒子的使用时间及提高分离效果,根据活性炭颗粒清洗方便的特点,在滤水桶(12)中装有清洗反冲装置(6),反冲装置接头部中上下各装一付轴承及推力轴承。具有压力的清水流从喷淋管中喷出,使喷淋管转动,搅动活性炭颗粒,达到清洗静电粒子的目的。由于活性炭能悬浮于液面,故通过调节液面来清洗不同部位的颗粒,清洗后的污液流至集污箱(19)由集污箱排污管(20)排出。从出水阀(2)压入清水,具有压力的清水从微孔管顶端倒流入微孔管,亦能清洗微孔管,污水从微孔管筒体排污管(21)排出。滤水桶(12)上并且装有压力表(11),可随时观察桶内的压力。本技术第一级采用旋液分离,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有效地分离了颗粒,比重较大的物质,避免了过滤器的堵塞,保证了净化装置能长时间的使用。第二级与第三级分别采用了活性炭颗粒静电吸附分离及PAC微孔管精滤,截留了水中粘状物和较细的悬浮物并且吸附了水中的氨等有害物质。经试验,在1M2水体中投放25万尾夏花(即1寸长的鱼种)水净化量为1M3/h进行七昼夜的试验结果表明氨氮与浊度随时间增长而不断下降,在80小时以后氨氮值保持在0.3mg/l以下,浊度在30小时以后保持在1-5mg/l之间,均大大优于运输活鱼允许水质条件,从而提高了活鱼运输过程中存活率和延长了运输时间。本技术同时也适用于其它领域的水质处理,如造纸工业、印染工业的废水处理,也能作为食品卫生及小城镇的给水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净化装置,特别适用于活鱼运输水净化,也适用于其它一些领域中的水质处理。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将对污水进行旋液分离的旋液桶(15),静电吸附分离的滤水桶(12),微孔管精滤的安装微孔管(16)的微孔管筒体(18)综合于一体,污水进入该净化装置即可进行三级水处理,能有效地净化水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净化装置,特别适用于活鱼运输水净化,也适用于其它一些领域中的水质处理。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将对污水进行旋液分离的旋液桶(15),静电吸附分离的滤水桶(12),微孔管精滤的安装微孔管(16)的微孔管筒体(18)综合于一体,污水进入该净化装置即可进行三级水处理,能有效地净化水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旋液桶(15)是一个固定的圆锥形桶体,进水管(4)与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士方虞宗敢徐英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