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再生骨料净化河水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94059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2 0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再生骨料净化河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预设底座;步骤二,制备净水模块;选用建筑垃圾中的废红砖经过破碎、筛分后制得多种粒径的废红砖颗粒,将同种粒径的废红砖颗粒制成一种净水模块,多种粒径的废红砖颗粒制成多种净水模块;步骤三,制备净水墙;将同种粒径的净水模块相互连接形成一层净水墙层体,多种粒径的净水模块分别形成多层净水墙层体,多层净水墙层体之间相互连接固定以形成净水墙,自第一层净水墙层体至最后一层净水墙层体,废红砖颗粒的粒径依次减小;步骤四,净水墙的安装;步骤五,净化河水。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够有效实现河水的净化,而且还能降低河水净化的成本,并且有助于建筑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净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再生骨料净化河水的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河水污染的问题愈发严重。现有技术中的河水净化处理技术有沉淀、混凝、过滤、生物处理等。近些年随着膜技术的发展,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和反渗透膜等膜产品和膜组件也被应用于河水净化处理。但膜技术相关产品的在使用时容易被杂物刺破而泄露从而更换频繁,并且价格昂贵、成本高。现有技术中还有通过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来净化处理河水的方式。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直接铺设于河道底部,通过再生骨料的多孔吸附作用净化河道水质。该种方式容易导致再生骨料被河底淤泥覆盖从而失去净水效果,因而需要经常进行大范围河底清淤作业以便更换并重新铺设新的再生骨料,这也导致了施工复杂、施工成本高。河底淤泥容易覆盖河道底部铺设的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淤泥堵塞再生骨料自身的孔隙从而使得再生骨料失去吸附净化效果。由于再生骨料失去净化效果,因而需要频繁更换。而更换再生骨料时需要对河道进行整体清淤、挖出旧骨料再铺设新骨料,施工复杂且成本高。

2、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再生骨料净化河水的方法,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再生骨料净化河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再生骨料净化河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的底座为混凝土底座,所述混凝土底座预先设置于河道的预定位置上,所述混凝土底座上设有用于锚固所述净水墙的锚固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再生骨料净化河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的净水模块为内部填充废红砖颗粒的钢筋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再生骨料净化河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为长宽高均为1m的方形钢筋笼,所述钢筋笼采用10mm的不锈钢钢筋焊接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再生骨料净化河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再生骨料净化河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的底座为混凝土底座,所述混凝土底座预先设置于河道的预定位置上,所述混凝土底座上设有用于锚固所述净水墙的锚固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再生骨料净化河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的净水模块为内部填充废红砖颗粒的钢筋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再生骨料净化河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为长宽高均为1m的方形钢筋笼,所述钢筋笼采用10mm的不锈钢钢筋焊接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再生骨料净化河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的孔眼直径分为四种,分别是1.5mm、4.5mm、9.5mm、19.5mm,分别用于装填不同粒径的废红砖颗粒以形成不同粒径规格的净水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再生骨料净化河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的废红砖颗粒的粒径分为四种规格,分别为2-5mm、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淼陈向杰张磊何强黄俊萍李岩凌蒋欣利赵旭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工资源循环利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