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通阀与车辆热管理集成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3842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2 01:15
本技术涉及阀门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通阀与车辆热管理集成模块,包括阀体和阀芯。阀芯的底端面上设置有阀芯流道,阀芯流道包括第一阀芯流道和第二阀芯流道,第一阀芯流道和第二阀芯流道通过第三阀芯流道连通。阀体的底壁上沿周向依次均分为六个区域,每个区域对应设置有一个沿轴向贯通底壁的流道口,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流道口周向上连通形成第一接口,第三区域的流道口形成第二接口;第四区域的流道口形成第四接口,第五区域和第六区域的流道口周向上连通形成第三接口。当阀芯转动至其他角度时,阀芯流道连通其他不同的流道口,使得本方案通过简单的结构,能够实现多种模式的切换,降低成本,具有更好的功能性、经济性和拓扑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阀门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多通阀与车辆热管理集成模块


技术介绍

1、目前,热管理系统(tms)广泛应用于纯电、插电混动等新能源汽车,是十分重要的零部件系统。热管理系统将电桥、电池、乘员舱等循环回路连通,通过媒介实现热量交换,最终使各功能区域的温度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为了实现不同的工作模式切换,水阀或集成水阀作为控制流道或流量的装置,能够实现不同循环回路的连接与切换,被广泛使用在热管理系统中。

2、目前很多水阀体积大重量沉,整体结构冗杂,成本较高,经济性较差;同时实现的工作模式相对较少,拓扑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通阀与车辆热管理集成模块,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阀的体积大重量沉、整体结构冗杂、成本较高和经济性较差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多通阀,包括:

3、阀体,包括相连接的侧壁和底壁,所述侧壁和所述底壁围成内腔;

4、阀芯,沿自身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阀体的内腔中,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通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阀,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流道口的形状和尺寸相同并沿所述底壁的周向均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芯流道和第二阀芯流道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流道口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芯流道、第二阀芯流道和流道口的形状均为扇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阀芯流道经过所述阀芯的底端面中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三接口沿周向的中间均设置有径向的扰流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通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阀,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流道口的形状和尺寸相同并沿所述底壁的周向均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芯流道和第二阀芯流道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流道口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芯流道、第二阀芯流道和流道口的形状均为扇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阀芯流道经过所述阀芯的底端面中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三接口沿周向的中间均设置有径向的扰流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板具有朝向所述阀体内腔的内端和相对应的外端,所述扰流板的两侧沿所述扰流板的外端至内端方向为高度逐渐升高的斜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底壁与所述阀芯的底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上设置有与各个所述流道口相匹配的密封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阀还包括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宗立于东韩硕薛博文赵亚君王肖马溢高雅
申请(专利权)人: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