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热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93811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12 01:15
本技术属于汽车热管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包括制冷剂回路及冷却液回路,制冷剂回路包括依次串联设置的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阀及第二换热器,压缩机的出口与第一换热器的一端连通,第一换热器的另一端通过节流阀与第二换热器连通,第二换热器与压缩机的进口连通;冷却液回路包括阀组及多条通路,通路通过阀组连接以使至少两条通路之间连通为回路。本技术简化了制冷剂回路,有利于降低制冷剂侧冷媒的加注量,满足如丙烷等特殊冷媒的安全加注需求。同时,冷却液回路包括阀组及多条通路,通过阀组实现各个通路之间各种连通,进而实现整车中电池、电驱及乘员舱的综合热管理及电驱热量的回收利用,提高整车的续航里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热管理,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1、整车热量管理效果是影响整车续航里程的关键因素。热管理系统是整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车辆的热管理系统主要用于调节新能源汽车的电机、电池电控及乘员舱中热量循环,使得如电机等车辆驱动部件、汽车的电池组件以及乘员舱具有合适的工作温度,并合理利用整车热量,提升整车的续航里程。现有的整车热管理系统中,通常将制冷剂回路与冷却液回路通过板式换热器进行热量交换,制冷剂传递热量给冷却液,或从冷却液吸热后,再通过多通阀的切换,将冷却液通向各个热管理对象,最终使得各功能区域处于目标温度范围内。

2、目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中通常设置有冷凝器或者暖风芯体作为热交换器,以实现乘员舱的加热,设置蒸发器作为热交换器对乘员舱进行制冷,导致现有车辆的热管理系统中制冷剂侧的管路较为复杂,需加注大量冷媒。如丙烷等环保冷媒,受制于其化学性质,其加注量不能过大,否则存在安全风险,导致现有车辆的热管理系统难以加注如丙烷等特殊冷媒。


技术实现思路

<p>1、鉴于以上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及所述第二乘员舱换热器并联在所述第二通路上,所述第二通路上还设置有比例三通阀,所述比例三通阀用于调节所述第二通路中冷却液分别流经所述电池及所述第二乘员舱换热器的比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路的进口端与出口端之间并联有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及第三支路,所述第二乘员舱换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路上,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第三支路上,所述比例三通阀的进口通过所述第三支路与所述电池的出口连通,所述比例三通阀的一个出口与第二通路的出口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及所述第二乘员舱换热器并联在所述第二通路上,所述第二通路上还设置有比例三通阀,所述比例三通阀用于调节所述第二通路中冷却液分别流经所述电池及所述第二乘员舱换热器的比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路的进口端与出口端之间并联有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及第三支路,所述第二乘员舱换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路上,所述电池设置在所述第三支路上,所述比例三通阀的进口通过所述第三支路与所述电池的出口连通,所述比例三通阀的一个出口与第二通路的出口端连通,所述比例三通阀的另一出口通过所述第二支路与所述电池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支路上在所述第二乘员舱换热器的出口后设置有单向阀或截止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路及所述第三支路上分别设置有水泵,所述第一支路上的水泵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支路内的液体由所述第二通路的进口端向所述第二通路的出口端流动,所述第三支路上的水泵用于驱动所述第三支路内的液体由所述第二通路的进口端向所述第二通路的出口端流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路上还设置有三通切换阀,所述第一乘员舱换热器及所述第一车外换热器通过所述三通切换阀并联设置在所述第一通路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操应刚过于成周进
申请(专利权)人: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