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加热,尤其涉及一种无氮减碳储能加热系统。
技术介绍
1、在全球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下,工业领域对能源的清洁化、高效化需求日益增长。传统燃气加热系统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等行业,但其在燃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氮氧化物(nox)和二氧化碳(co2),成为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如何在保证工业热能供应稳定的前提下,减少nox排放、提升能源利用率,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2、现有技术中,传统系统依赖燃气加热炉直接燃烧,燃烧效率较低,热能转化率偏低,造成燃气消耗量大,运行能耗高,由于缺乏氧气辅助燃烧机制,燃气加热炉在高温下燃烧空气中的氮气,容易生成大量氮氧化物(nox),导致烟气排放量大,难以达标,nox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还增加企业在环保治理方面的成本和压力,而传统燃气加热炉若需提升燃烧效率或减少排放,通常需要更换核心设备或加装复杂的脱硝装置,改造成本高且施工周期长;
3、此外,传统系统在气体储存和输送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过滤,导致氮气或氧气中的杂质直接进入储气罐或加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氮减碳储能加热系统,包括氮、氧加工机组与燃气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氧加工机组用于消化富余风光电以及低谷电进行制取氮气与氧气,所述氮、氧加工机组上还设置有若干用于存储氮气与氧气的储气罐(2),所述氮、氧加工机组所加工的氮气用于油层注氮驱油工艺,所述氮、氧加工机组所加工的氧气用于辅助燃气加热炉燃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氮减碳储能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罐(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储气罐(2)的安装支架(1),所述储气罐(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进气的进气口(3)以及用于出气的出气口(4),所述储气罐(2)的一端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氮减碳储能加热系统,包括氮、氧加工机组与燃气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氧加工机组用于消化富余风光电以及低谷电进行制取氮气与氧气,所述氮、氧加工机组上还设置有若干用于存储氮气与氧气的储气罐(2),所述氮、氧加工机组所加工的氮气用于油层注氮驱油工艺,所述氮、氧加工机组所加工的氧气用于辅助燃气加热炉燃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氮减碳储能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罐(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储气罐(2)的安装支架(1),所述储气罐(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进气的进气口(3)以及用于出气的出气口(4),所述储气罐(2)的一端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用于过滤氮、氧加工机组所加工的氮气或者氧气,所述安装支架(1)的底部还设置有压力检测组件,所述压力检测组件用于实时观测所述储气罐(2)内部的气压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氮减碳储能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1)一侧的过滤罐(5),所述过滤罐(5)的顶端一侧设置有过滤进气管(6),所述过滤进气管(6)与所述氮、氧加工机组的出气位置相连通,所述过滤罐(5)的底端一侧设置有过滤出气通道(7),所述过滤出气通道(7)的底部设置有过滤出气管(14),所述过滤出气管(14)的另一端连接有三通接头(16),所述过滤出气管(14)与所述三通接头(16)之间设置有第一控制阀门(15),所述三通接头(16)的一端连接有储气进气管一(17),所述安装支架(1)远离所述过滤罐(5)的一侧设置有加压泵(18),所述加压泵(18)与所述储气进气管一(17)相连通,所述加压泵(18)的另一侧设置有储气进气管二(19)与所述进气口(3)相连通,所述进气口(3)与所述储气进气管二(19)之间设置有第二控制阀门(20)进行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氮减碳储能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罐(5)的内部一侧设置有过滤腔体(10),所述过滤腔体(10)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滤芯筒(13),所述滤芯筒(13)远离所述过滤进气管(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转动轴(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凯,刘硕佳,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市瑞兽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