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493278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9:15
本申请属于聚合物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二胺单体、二酐单体和有机溶剂制成聚酰胺酸浆料;将聚酰胺酸浆料与纳米材料制成混合浆料后,进行纺丝亚胺化处理,得到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其中,纳米材料包括纳米碳化硅、氮化铝、碳纳米管、石墨烯、纳米二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通过在聚酰亚胺与其他具有高导热系数的纳米材料进行共混复合来提高其导热性能,使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得到优化和提升,增强其在高温工作环境下的散热能力,同时具备高抗拉强度和导热性能。延长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使用寿命,同时可以进一步拓展其应用范围,如应用于智能手机的背板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聚合物材料,尤其涉及一种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聚酰亚胺纤维又称芳酰亚胺纤维,是指分子链中含有芳酰亚胺的纤维。聚酰亚胺纤维是目前耐温最高的有机合成纤维之一,可作为阻燃材料在工业场景替代芳纶,聚酰亚胺纤维在耐光性、吸水性、耐热性等方面与芳纶和聚苯硫醚纤维相比都更为优越。凭借优异的耐热和机械性能,聚酰亚胺纤维在航展前景的高性能化学纤空航天、军工国防、数码电子、新能源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有发维。

2、虽然,聚酰亚胺的导热系数通常在0.4w/(m·k)-0.8w/(m·k)范围内,相较于其他常见高分子材料,如聚乙烯和聚苯乙烯等,其导热性能更为优越。但是,聚酰亚胺的分子结构较致密,导致热的传递困难。因而,现有聚酰亚胺的导热性能仍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聚酰亚胺的导热性能有待提高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申请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胺单体包括4,4'-二氨基二苯醚、对苯二胺、间苯二胺、4,4'-二氨基苯酰替苯胺、2-(4-氨基苯基)-5-氨基苯并咪唑、2-(4-氨基苯基)-5-氨基苯并噁唑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胺单体包括4,4'-二氨基二苯醚、对苯二胺、间苯二胺、4,4'-二氨基苯酰替苯胺、2-(4-氨基苯基)-5-氨基苯并咪唑、2-(4-氨基苯基)-5-氨基苯并噁唑中的至少两种;

4.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胺单体包括4,4'-二氨基二苯醚、对苯二胺、间苯二胺、4,4'-二氨基苯酰替苯胺、2-(4-氨基苯基)-5-氨基苯并咪唑、2-(4-氨基苯基)-5-氨基苯并噁唑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胺单体包括4,4'-二氨基二苯醚、对苯二胺、间苯二胺、4,4'-二氨基苯酰替苯胺、2-(4-氨基苯基)-5-氨基苯并咪唑、2-(4-氨基苯基)-5-氨基苯并噁唑中的至少两种;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包括所述倍半硅氧烷接枝多壁碳纳米管,所述倍半硅氧烷接枝多壁碳纳米管的制备包括步骤:在惰性气氛下,将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分散到氯化亚砜溶剂中,回流处理,制得酰氯化多壁碳纳米管;将所述酰氯化多壁碳纳米管与三乙胺、氨基化倍半硅氧烷分散到氯仿中进行混合反应,分离纯化反应产物,得到所述倍半硅氧烷接枝多壁碳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宗孝黄晓梅冯嘉豪董祥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禧特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