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吸收止血粉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93173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9:13
本申请涉及医用止血粉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可吸收止血粉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可吸收止血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改性马铃薯淀粉和羟丙基‑β‑环糊精加入水中,在50‑55℃下进行糊化,制得均相溶液;S2:向均相溶液中加入交联剂,混合均匀后,滴加至含有乳化剂的液体石蜡中,55‑60℃下乳化30‑40min,制得乳液;S3:向乳液中添加亚硫酸氢钠,350‑380r/min搅拌2‑3h后,离心洗涤多次,获得淀粉/环糊精复合微球,即为可吸收止血粉;另外,本申请的制备方法具有提高止血粉的止血效果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医用止血粉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吸收止血粉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医疗条件的改善,对于常用的医疗手段—手术的质量要求也同样水涨船高,而止血作为临床治疗的重要部分,可以预见止血材料应用将越来越广泛,目前国内外主要应用的可吸收止血材料为纤维蛋白胶、氧化纤维素和氧化再生纤维素、α-氰基丙烯酸酯类组织胶、壳聚糖等。

2、但是常见的可吸收止血材料在使用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沸石、氧化再生纤维素等引起的组织坏死;胶原、非人源性凝血酶等诱发的过敏反应;氰基丙烯酸组织胶、戊二醛-白蛋白等造成的刺激反应;明胶、纤维素醚类等形成的局部粘连等。淀粉类的产品由于吸收彻底、无残留,不含动物性蛋白等优点,具有安全无毒和良好的吸附能力,它可以通过诱导血小板凝集、促进血栓形成和激活凝血系统从而起到止血作用,是一种理想的止血材料,但普通淀粉材料的吸水率以及吸水后的粘性还有待提高,使用时易出现吸水性不足、粘性不足的情况,影响了止血材料的止血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止血粉的止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吸收止血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吸收止血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马铃薯淀粉和羟丙基-β-环糊精的质量比为(2.13-2.54):(0.73-0.8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吸收止血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马铃薯淀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马铃薯淀粉溶于水中,磁力搅拌均匀形成悬浮液后,添加复合酶,45-50℃下酶解12h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离心、干燥,制得酶解马铃薯淀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吸收止血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酶包括质量比为(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吸收止血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吸收止血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马铃薯淀粉和羟丙基-β-环糊精的质量比为(2.13-2.54):(0.73-0.8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吸收止血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马铃薯淀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马铃薯淀粉溶于水中,磁力搅拌均匀形成悬浮液后,添加复合酶,45-50℃下酶解12h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离心、干燥,制得酶解马铃薯淀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吸收止血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酶包括质量比为(0.92-1.12):(6.81-7.21)的麦芽三糖酶和α-淀粉酶,复合酶的添加量为马铃薯淀粉质量的7.5-8.3wt%。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吸收止血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乙酰魔芋葡甘露聚糖与酶解马铃薯淀粉的质量比为(0.83-0.91):(7.26-8.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波陈志东宋香丽王飞飞吴承宗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中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