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医用止血粉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吸收止血粉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医疗条件的改善,对于常用的医疗手段—手术的质量要求也同样水涨船高,而止血作为临床治疗的重要部分,可以预见止血材料应用将越来越广泛,目前国内外主要应用的可吸收止血材料为纤维蛋白胶、氧化纤维素和氧化再生纤维素、α-氰基丙烯酸酯类组织胶、壳聚糖等。
2、但是常见的可吸收止血材料在使用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沸石、氧化再生纤维素等引起的组织坏死;胶原、非人源性凝血酶等诱发的过敏反应;氰基丙烯酸组织胶、戊二醛-白蛋白等造成的刺激反应;明胶、纤维素醚类等形成的局部粘连等。淀粉类的产品由于吸收彻底、无残留,不含动物性蛋白等优点,具有安全无毒和良好的吸附能力,它可以通过诱导血小板凝集、促进血栓形成和激活凝血系统从而起到止血作用,是一种理想的止血材料,但普通淀粉材料的吸水率以及吸水后的粘性还有待提高,使用时易出现吸水性不足、粘性不足的情况,影响了止血材料的止血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止血粉的止血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吸收止血粉及其制备方法。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吸收止血粉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可吸收止血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将改性马铃薯淀粉和羟丙基-β-环糊精加入水中,在50-55℃下进行糊化,制得均相溶液;
5、s2:向均相溶液中加入交联剂,混合均匀后,滴加至含有乳化剂的
6、s3:向乳液中添加亚硫酸氢钠,350-380r/min搅拌2-3h后,离心洗涤多次,冷冻干燥,获得淀粉/环糊精复合微球,即为可吸收止血粉。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改性马铃薯淀粉具有较强的吸水能力,微球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能够有效提高改性马铃薯淀粉的吸水能力,改性马铃薯淀粉与羟丙基-β-环糊精复合,能够有效提高淀粉/环糊精复合微球的比表面积和多孔结构,淀粉/环糊精复合微球能够接触血液后,快速吸收水分,从而使得血液中血小板等凝血因子的浓度提高,触发凝血机制,从而实现快速止血的效果,同时淀粉/环糊精复合微球在人体内能够降解,且不含动物源蛋白,不易引起过敏反应,降解产物对人体无害,不易引发人体组织坏死的情况。
8、羟丙基-β-环糊精的添加能够提高淀粉/环糊精复合微球吸水后的粘性,使得可吸收止血粉使用后,快速吸收血液,在伤口附近形成一层具有粘性的覆盖物,对伤口进行封闭,减少血液的流出,同时覆盖物的粘性较好,不易被血液冲散,使得可吸收止血粉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
9、优选的,所述改性马铃薯淀粉和羟丙基-β-环糊精的质量比为(2.13-2.54):(0.73-0.82)。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改性马铃薯淀粉与羟丙基-β-环糊精的质量比,使得淀粉/环糊精复合微球的形态较好,微球的微观组织排列整齐,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吸水性。
11、优选的,所述改性马铃薯淀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马铃薯淀粉溶于水中,磁力搅拌均匀形成悬浮液后,添加复合酶,45-50℃下酶解12h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离心、洗涤、干燥,制得酶解马铃薯淀粉;
12、将酶解马铃薯淀粉分散于水中制得悬浮液后,加入脱乙酰魔芋葡甘露聚糖,30-35℃下搅拌混合均匀后,离心,干燥,制得改性马铃薯淀粉。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马铃薯淀粉经过复合酶酶解后,马铃薯淀粉表面经过侵蚀,出现较多不平整的凹凸面,提高了马铃薯淀粉的孔隙,从而提高了酶解马铃薯淀粉的吸水性;脱乙酰魔芋葡甘露聚糖具有良好的吸水性,与酶解马铃薯淀粉混合后,能够提高改性马铃薯淀粉的吸水性和吸水后的粘性,进而提高了可吸收止血粉的止血效果。
14、优选的,所述复合酶包括质量比为(0.92-1.12):(6.81-7.21)的麦芽三糖酶和α-淀粉酶,复合酶的添加量为马铃薯淀粉质量的7.5-8.3wt%。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麦芽三糖酶和α-淀粉酶复配使用,对马铃薯淀粉的酶解效果更佳,控制二者的质量比以及复合酶的添加量,能够使得酶解马铃薯淀粉的表面具有较多凹凸的孔隙,同时不会酶解过度使得多孔结构坍塌,有利于提高酶解马铃薯淀粉的吸水性。
16、优选的,所述脱乙酰魔芋葡甘露聚糖与酶解马铃薯淀粉的质量比为(0.83-0.91):(7.26-8.13)。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脱乙酰魔芋葡甘露聚糖与酶解马铃薯淀粉的质量比,使得可吸收止血粉在吸水后具有良好的黏弹性和保水性,脱乙酰魔芋葡甘露聚糖的添加量过多易使得可吸收止血粉吸水后形成的网络结构过密,硬度提高易发生碎裂,从而影响伤口的恢复。
18、优选的,所述脱乙酰魔芋葡甘露聚糖的脱乙酰度为45.62-51.91%。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脱乙酰魔芋葡甘露聚糖的脱乙酰度影响了脱乙酰魔芋葡甘露聚糖对可吸收止血粉粘度的增强情况,脱乙酰度过高或过低均会降低改性马铃薯淀粉的吸水性及吸水后粘性。
20、优选的,所述羟丙基-β-环糊精经过以下处理:将羟丙基-β-环糊精添加至碳酸钠溶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胀,添加壳聚糖,在85-90℃下搅拌回流2-2.5h,调节ph至中性后,抽滤、洗涤、烘干。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羟丙基-β-环糊精经过处理后,羟丙基-β-环糊精表面经过壳聚糖修饰,比表面积提高,吸水性良好,从而有利于提高淀粉/环糊精复合微球的吸水性,进而提高了可吸收止血粉的止血效果。
22、优选的,所述淀粉/环糊精复合微球还经过以下处理:将淀粉/环糊精复合微球分散于2-4wt%的海藻酸钠溶液中,置于55-60℃水浴中,搅拌反应6-7h后,滴加氯化钙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反应20-30min,浸泡4-5h,离心、洗涤、冷冻干燥。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淀粉/环糊精复合微球浸泡于海藻酸钠溶液中,使得淀粉/环糊精复合微球表面包覆有一层海藻酸钠,滴入氯化钙后,钙离子与海藻酸钠进行交联后,进行离子交换,形成海藻酸钙,海藻酸钙能够促进红细胞聚集,加速凝血进程,进一步提高止血速度。
24、优选的,所述氯化钙与海藻酸钠的质量比为(0.85-0.96):(0.91-1.02)。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氯化钙和海藻酸钠的质量比,能够有效控制海藻酸钙的生成,使得海藻酸钙具有良好的粘性、吸水性的同时,能够有效促进凝血进程。
26、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吸收止血粉,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7、一种可吸收止血粉,根据一种可吸收止血粉的制备方法制成。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照本申请制备方法制得的可吸收止血粉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吸水后具有较高的黏弹性,且能够在人体内进行降解和吸收,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
29、综上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吸收止血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吸收止血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马铃薯淀粉和羟丙基-β-环糊精的质量比为(2.13-2.54):(0.73-0.8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吸收止血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马铃薯淀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马铃薯淀粉溶于水中,磁力搅拌均匀形成悬浮液后,添加复合酶,45-50℃下酶解12h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离心、干燥,制得酶解马铃薯淀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吸收止血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酶包括质量比为(0.92-1.12):(6.81-7.21)的麦芽三糖酶和α-淀粉酶,复合酶的添加量为马铃薯淀粉质量的7.5-8.3wt%。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吸收止血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乙酰魔芋葡甘露聚糖与酶解马铃薯淀粉的质量比为(0.83-0.91):(7.26-8.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吸收止血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乙酰魔芋葡甘露聚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吸收止血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羟丙基-β-环糊精经过以下处理:将羟丙基-β-环糊精添加至碳酸钠溶液中,搅拌至完全溶胀,添加壳聚糖,在85-90℃下搅拌回流2-2.5h,调节pH至中性后,抽滤、洗涤、烘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吸收止血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环糊精复合微球还经过以下处理:将淀粉/环糊精复合微球分散于2-4wt%的海藻酸钠溶液中,置于55-60℃水浴中,搅拌反应3-4h后,滴加氯化钙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反应20-30min,浸泡4-5h,离心、洗涤、冷冻干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吸收止血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钙与海藻酸钠的质量比为(0.85-0.96):(0.91-1.02)。
10.一种可吸收止血粉,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吸收止血粉的制备方法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吸收止血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吸收止血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马铃薯淀粉和羟丙基-β-环糊精的质量比为(2.13-2.54):(0.73-0.8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吸收止血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马铃薯淀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马铃薯淀粉溶于水中,磁力搅拌均匀形成悬浮液后,添加复合酶,45-50℃下酶解12h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离心、干燥,制得酶解马铃薯淀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吸收止血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酶包括质量比为(0.92-1.12):(6.81-7.21)的麦芽三糖酶和α-淀粉酶,复合酶的添加量为马铃薯淀粉质量的7.5-8.3wt%。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吸收止血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乙酰魔芋葡甘露聚糖与酶解马铃薯淀粉的质量比为(0.83-0.91):(7.26-8.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波,陈志东,宋香丽,王飞飞,吴承宗,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中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