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之一种电池非可视化装配过程应力分析与缺陷位置标记方法属于电池生产。
技术介绍
1、电池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电池作为移动式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的核心,在推动人类社会去化石燃料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芯作为电池关键结构之一,包含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膜、结构件等,被称作电池的“心脏”。壳体作为电芯的采用0.2~1mm金属材质,正负极片作为电池中导电晶体的载体、集流体,通常由6-8μm铜箔、10-15μm铝箔组成。隔膜可以通过导电离子,并防止电子通过,通常由10-15μm聚乙烯或聚丙烯组成。对电池最终的性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2、极芯与壳体处于密闭环境中非可视化全自动高速装配,极芯为总成件,表面结构复杂,且强度较低;壳体为杯、槽、管、筒等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裁切端面存在微小毛刺。
3、在此过程中:电芯产生划伤、褶皱、堆积,电芯与壳体撞击等失效模式,无法通过视觉检测进行跟踪。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非可视化装配过程应力分析与缺陷位置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非可视化装配过程应力分析与缺陷位置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伺服电机(1)右侧设有滑轨(3),所述滑轨(3)上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电池电芯(2)和壳体(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非可视化装配过程应力分析与缺陷位置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电芯(2)为长方体或圆柱体,整体为面对称结构,其外壁包含矩形外凸结构(7)、圆形内凹结构(8)、圆形外凸结构a(9)、“中”字形外凸结构(10)、圆形外凸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非可视化装配过程应力分析与缺陷位置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非可视化装配过程应力分析与缺陷位置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伺服电机(1)右侧设有滑轨(3),所述滑轨(3)上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电池电芯(2)和壳体(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非可视化装配过程应力分析与缺陷位置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电芯(2)为长方体或圆柱体,整体为面对称结构,其外壁包含矩形外凸结构(7)、圆形内凹结构(8)、圆形外凸结构a(9)、“中”字形外凸结构(10)、圆形外凸结构b(11)和长圆形外凸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平,邓有为,时均增,段佳木,韩旭,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弗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