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混凝土检测,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混凝土强度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土木工程建筑结构通常使用钢筋混凝土作为建筑承重主体,混凝土和钢筋混合浇筑成型的混凝土结构具有很好的承重能力、耐腐蚀性能以及防火性能等,使用范围广。通常,混凝土结构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模量容变弹性形变的范围;在承重过程中,应力导致的弹性变形在形变范围内时,混凝土结构不容易产生损坏;混凝土结构应力突破弹性模量容变的范围时,混凝土结构将产生缝隙、破损等降低强度的情况,钢筋混凝土结构实际生产浇筑时,通常在混凝土结构表面还存在涂刷防护层,混凝土结构由于应变产生缝隙、破损时难以直观检测,对混凝土结构强度的预估和检测将不可预测,容易造成重大损失。
2、混凝土强度检测或探伤方式中,常用基于混凝土材料表面硬度反馈的回弹以及利用声波在混凝土材料中传播突变反馈的声波法无损检测方式;混凝土结构的有损强度检测方式多样,但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工业发展的需求。目前,将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混凝土强度监测,能适应长期的、频繁的混凝土强度工业自动化监测,以达到高水平自动化检测目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混凝土强度检测装置,包括集成线管(16)和覆盖壳体(10),所述集成线管(16)上设有应力传感器(18),所述应力传感器(18)配设在所述覆盖壳体(10)内,所述覆盖壳体(10)传导应力至所述应力传感器(18),所述集成线管(16)固定连接有数据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壳体(10)内设有传导腔(11),所述传导腔(11)内设有工作流体,所述工作流体不可压缩,所述应力传感器(18)位于所述工作流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建筑混凝土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传感器(18)为光纤光栅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混凝土强度检测装置,包括集成线管(16)和覆盖壳体(10),所述集成线管(16)上设有应力传感器(18),所述应力传感器(18)配设在所述覆盖壳体(10)内,所述覆盖壳体(10)传导应力至所述应力传感器(18),所述集成线管(16)固定连接有数据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壳体(10)内设有传导腔(11),所述传导腔(11)内设有工作流体,所述工作流体不可压缩,所述应力传感器(18)位于所述工作流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建筑混凝土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传感器(18)为光纤光栅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建筑混凝土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壳体(10)为刚体结构,所述传导腔(11)侧壁内设有负压容变腔(22),所述负压容变腔(22)内滑动连接有传导块(20),所述传导块(20)传导应力至所述工作流体。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建筑混凝土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容变腔(22)侧壁内设有负压滑动腔(23),所述负压容变腔(22)与所述传导腔(11)连通位置处设有连通空间,所述负压滑动腔(23)提供产生负压的滑动行程。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一种建筑混凝土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腔(11)侧壁内固定连接有检测壳体(30),所述检测壳体(30)内设有检测腔(31),所述检测腔(31)内设有相同的所述工作流体,所述检测腔(31)朝向所述传导腔(11)方向的侧壁内滑动连接有检测传递滑块(33),所述检测传递滑块(33)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检测腔(31)内和所述传导腔(11)内,所述检测传递滑块(33)转移所述传导腔(11)内的压力至所述检测腔(31)内,所述应力传感器(18)位于所述检测腔(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朝,刘海涛,姚兆月,王晓璐,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