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柔性传感器监测关节动作的智能可穿戴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2835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9:08
一种利用柔性传感器监测关节动作的智能可穿戴手套,包括手掌端与手指端;手指端包括外层、导电层与内层,导电层包括前指套网、中指盖网与后指套网,前指套网内分布有多条横纵交错的前指套纤维,中指盖网内分布有多条横纵交错的中指盖纤维,后指套网分布有多条横纵交错的后指套纤维,应用时,将手指与内层连接,再使手掌位于手掌端内,手指活动时带动内层拉扯,再由内层带动导电层拉扯,故导电层上的电信号发生改变,通过电信号即可得知手指动作;前指套网、中指盖网与后指套网均为网状纤维结构,不会出现裂缝或分层,故机械强度较高,稳定性较强。因此,本设计的机械强度较高,且稳定性较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可穿戴手套,属于智能织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柔性传感器监测关节动作的智能可穿戴手套


技术介绍

1、智能可穿戴设备是指应用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以及通讯技术对常规可穿戴设备进行智能化设计,所开发出可以穿戴在人体身上的设备的总称,常见的有智能手环、智能眼镜、智能手表等。通过这些智能可穿戴设备,可以实现采集并监控人体运动和生理数据,对人体的各种情况进行直观的显示。现有的智能可穿戴手套主要用于手势识别,以与外围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因而,需要将手势的动作信号转换为外围设备能识别的电信号。

2、申请号为202320604356.0,申请日为2023年03月24日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微结构化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可穿戴智能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手套本体上设有控制模块、柔性传感器模块、通信模块、状态提示模块和电源模块,其中,柔性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手套本体的手指关节处,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基底层、导电层和保护层,导电层的两端设有电极。虽然该设计能通过柔性压力传感器作为传感模块,以实现手指弯曲识别、手势识别等交互功能,但其仍旧具有以下缺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柔性传感器监测关节动作的智能可穿戴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包括手掌端(1)与手指端(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柔性传感器监测关节动作的智能可穿戴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指套纤维(261)包括前横纤维(262)与前竖纤维(263),所述前横纤维(262)为圆环型,所有的前横纤维(262)沿前指套网(26)轴线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前竖纤维(263)为直线型,所述前竖纤维(263)与前指套网(26)轴线平行,所有的前竖纤维(263)沿前横纤维(262)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柔性传感器监测关节动作的智能可穿戴手套,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柔性传感器监测关节动作的智能可穿戴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包括手掌端(1)与手指端(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柔性传感器监测关节动作的智能可穿戴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指套纤维(261)包括前横纤维(262)与前竖纤维(263),所述前横纤维(262)为圆环型,所有的前横纤维(262)沿前指套网(26)轴线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前竖纤维(263)为直线型,所述前竖纤维(263)与前指套网(26)轴线平行,所有的前竖纤维(263)沿前横纤维(262)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柔性传感器监测关节动作的智能可穿戴手套,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根前横纤维(262)之间与相邻的两根前竖纤维(263)之间构成前空隙(264),相邻的两根中横纤维(242)之间与相邻的两根中竖纤维(243)之间构成中空隙(244),相邻的两根后横纤维(252)之间与相邻的两根后竖纤维(253)之间构成后空隙(25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柔性传感器监测关节动作的智能可穿戴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指套纤维(261)通过离心纺丝的方式制成,所述中指盖纤维(241)通过离心纺丝的方式制成,所述后指套纤维(251)通过离心纺丝的方式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柔性传感器监测关节动作的智能可穿戴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指套纤维(261)由导电溶质与聚合物离心纺丝制成,所述中指盖纤维(241)由导电溶质与聚合物离心纺丝制成,所述后指套纤维(251)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智明赵烁张萌姬巧玲陈振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