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接收侧独立电压控制的紧凑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92511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接收侧独立电压控制的紧凑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涵盖耦合机构设计和接收侧PWM控制方法。耦合机构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均采用多层、多匝螺线管线圈绕制构成;所述线圈内侧设置有凹槽型铁氧体磁芯,用于形成磁屏蔽空间,以设置逆变器或整流器。进一步通过结合螺线管结构、反向绕组和凹槽型磁芯,提供了一种强抗偏移性能的紧凑型耦合机构,可有效降低偏移范围内的互感波动。接收侧有源整流器采用PWM控制方法,通过调节占空比生成奇对称三电平电压,实现宽范围的输出电压独立调控。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高功率密度、高集成度和强抗偏移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线充电,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接收侧独立电压控制的紧凑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技术介绍

1、无线电能传输技术(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通过非接触的方式实现电能的传递,因其安全性、便捷性和可靠性而获得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消费电子、移动设备和电动汽车等领域中具有显著的市场潜力。近年来,高功率密度wpt系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更高的功率密度能够实现系统结构的紧凑化设计,便于与用电设备的集成。然而,由于高功率密度系统体积紧凑,存在抗偏移性能弱,功率调节困难等问题。

2、在提升高密度wpt系统性能方面,目前主要的做法是通过使用dd、bp、交叠等线圈结构或增设辅助抗偏移线圈。然而,多线圈的复杂设计往往与高密度紧凑型设计的目标相冲突,此外,传统线圈设计未充分考虑原边和副边变换器的布局优化,导致系统集成度低、整体体积较大。对于输出电压调节方面,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可重构拓扑、可调补偿元件或增加dc-dc变换级的方式进行控制,但这些方法会引入额外的电感器件,增加系统复杂性和成本,且不利于实现高效紧凑的设计目标。

3、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接收侧独立电压控制的紧凑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均采用多层、多匝螺线管线圈绕制构成;所述螺线管线圈的内侧设置有凹槽型铁氧体磁芯,用于形成磁屏蔽空间,以设置逆变器或整流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接收侧独立电压控制的紧凑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线圈内侧设置有与发射线圈串联的反向绕组,用以平衡正对与偏移位置的互感;所述接收线圈底部设置有相位检测辅助线圈,外围辅助线圈与接收线圈同向,内部辅助线圈与接收线圈反向,用于消除辅助线圈与接收线圈间的交叉耦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接收侧独立电压控制的紧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接收侧独立电压控制的紧凑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均采用多层、多匝螺线管线圈绕制构成;所述螺线管线圈的内侧设置有凹槽型铁氧体磁芯,用于形成磁屏蔽空间,以设置逆变器或整流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接收侧独立电压控制的紧凑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线圈内侧设置有与发射线圈串联的反向绕组,用以平衡正对与偏移位置的互感;所述接收线圈底部设置有相位检测辅助线圈,外围辅助线圈与接收线圈同向,内部辅助线圈与接收线圈反向,用于消除辅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艺明喻兴鹏涂奕贤谢荣焕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