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投式功能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492313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直投式功能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直投式功能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处理:采用泡菜完成发酵后的泡菜发酵液,对所述泡菜发酵液先进行粗滤,然后将通过粗滤的混合液进行精滤;离心:将完成精滤的泡菜发酵液进行离心,分别得到沉淀物和上清液;膜分离:对上清液进行膜分离,得到截流液;调配:将截流液进行离子交换,用于吸附乳酸;然后再添加质量葡萄糖、蛋白胨、磷酸氢二钾,制成泡菜发酵浓缩液;混合:将沉淀物和泡菜发酵浓缩液进行混合,制备为直投式功能菌剂。通过以上方法制备的直投式功能菌剂用于泡菜发酵中。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提高泡菜的风味品质,还能提高泡菜企业泡菜发酵废液的综合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蔬菜深加工,尤其涉及一种直投式功能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泡菜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群和数量不断演替变化,最后达到微生物菌群数量、菌群丰度、菌群构成、特征理化指标相对稳定阶段,稳态发酵是加工生产高品质泡菜的核心。泡菜成熟取出后,剩下的泡菜发酵液中含有大量稳定的微生物群落,包括乳酸菌、酵母菌、醋酸菌等多种微生物,除此之外,泡菜发酵液富含大量微生物分解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后形成的乳酸、有机酸、氨基酸、还原糖等有机成分,还包括生成的酯类、醇类、醛酮类等多种风味物质,以及钙、磷等无机物和矿物质。

2、传统泡菜发酵过程中将泡菜发酵液循坏使用,这种发酵液被称为泡菜母水,但泡菜母水仅适于家庭式小作坊。随着泡菜产业规模化的发展,工业上泡菜发酵结束后其发酵液一般经过简单处理后直接作为废水排放,现阶段也有相关研究将其处理后重复利用盐水、应用于酱油或调味液生产等,但综合利用率较低。为实现泡菜发酵人工可控,人们开始通过制备直投式菌剂实现稳态发酵体系优势菌的快速复制。而目前大多数主要从泡菜发酵液中筛选出优势菌种,再将菌种进行单一、两种或三种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投式功能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投式功能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00中,采用的粗格栅的栅距为15mm,细格栅的栅距为0.7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投式功能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00中,离心机的转速为9000rp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投式功能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00中进行膜分离时,控制温度在30℃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投式功能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00中所采用的分离膜的截留分子量为200道尔顿~5000道尔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投式功能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投式功能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00中,采用的粗格栅的栅距为15mm,细格栅的栅距为0.7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投式功能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00中,离心机的转速为9000rp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投式功能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00中进行膜分离时,控制温度在30℃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投式功能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00中所采用的分离膜的截留分子量为200道尔顿~50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其圣史梅莓邓维琴陈相杰李雄波范智义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