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薛文通专利>正文

节能减排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2112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锅炉辅助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节能减排罐,包括罐外壳(4)、封头(2)等,在罐外壳(4)内设第三层罐壳(5),并与罐外壳(4)之间形成外胆(10),设第一、二层罐壳(7、6)形成内胆(11),外胆(10)底端与内胆(11)上端用数根内外胆通管(8)连通,内胆(11)下端用内顶胆通管(9)与顶胆(3)下端连通,第二、三层罐壳(6、5)之间形成外堂(10-1),第一层罐壳(7)内形成内堂(9-1),内胆(11)上部通过上、底部水封(17、16)形成顶胆(3),节能减排罐可做为锅炉的配套设备,使锅炉的热效率增加到95%以上,减少烟气排放有利环境净化,节约能源,减少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锅炉辅助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节能减排罐
技术介绍
目前,浴池、游泳池、跳水馆、工厂、矿山等每天经地下水道排出大量的高温污水, 浪费了热能,而且有的高温污水还会释放刺鼻味道而污染环境,对于烧锅炉时排放的烟更 会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能回收排放的高温污水和高 温烟气的热量,排出低温污水和烟气的节能减排罐。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节能减排罐包括罐外壳、封头、底 座、底座架、循环水泵、输水管、冷水入口,其特点是在罐外壳内设第三层罐壳,并与罐外壳 之间形成外胆,设第一、二层罐壳形成内胆,外胆底端与内胆上端用数根内外胆通管连通, 内胆下端用内顶胆通管与顶胆下端连通,第二、三层罐壳之间形成外堂,第一层罐壳内形成 内堂,内胆上部通过上、底部水封形成顶胆,第三层罐壳上部用第三层罐壳上部水封封住, 在内堂顶端穿过三层水封和封头斜向设入水总管,总管中装导管,导管的下端与顶胆连通, 上端为循环水出口,总管口为烟气、污水入口,在外胆顶端设有烟气污水出口并与外堂、内 堂连通,循环水泵用输水管连接外胆顶端的冷水入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节能减排罐可做为锅炉的配套设备,使锅炉的热效率 增加到95%以上,可以大量回收污水和烟气热能,使之循环利用,减少烟气排放有利环境净 化,节约能源,减少生产成本。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具体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节能减排罐结构剖视图。图中,1-入水总管;1-1烟气、污水入口 ;2-封头;3-顶胆;4-罐外壳;5-第三层罐 壳;6-第二层罐壳;7-第一层罐壳;8-内外胆通管;9-内顶胆通管;9-1-内堂;10-外胆; 10-1-外堂;11-内胆;12-底座;13-底座架;14-循环水泵;15-输水管;16-顶胆底部水封; 17-顶胆上部水封;18-第三层罐壳上部水封;19-冷水入口 ;20-烟气、污水出口 ;21-导管; 21-1-循环水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照附图1,节能减排罐的罐外壳4密封安装在底座12上面,底座12下面 设有四个底座架13。在罐外壳4内设第三层罐壳5并与罐外壳4形成外胆10。第二层和 第一层罐壳6、7形成内胆11,内胆11的上端用28根内外胆通管8连通外胆10的下端。在内胆11里侧用16根内顶胆通管9连通顶胆3和内胆11的下端。在内胆11的上方用顶胆 上、底部水封17、16形成一个顶胆3。在第三层罐壳5的顶端用第三层罐壳上部水封18封 住。第二层罐壳6与第三层罐壳5之间形成外堂10-1,第一层罐壳7内形成一个内堂9-1。 在内堂9-1的上端穿过顶胆上、底部水封17、16和第三层罐壳上部水封18及封头2斜装一 个入水总管1,在总管1中装一个导管21,导管21的下端连通顶胆3,上端为循环水出21-1。 总管1的上端为烟气、污水入口 1-1。在罐外壳4的顶端设一个烟气、污水出口 20,并与内、 外堂9-1、10-1连通。在外胆10顶端设有冷水入口 19,冷水入口 19用输水管15连接循环 水泵14。 节能减排罐的工作过程是高温废水烟气从入口 1-1进入节能减排罐的内堂9-1 中,与内胆11中冷水进行热传递后从内堂9-1底部间隙进入外堂10-1中,再与外胆10中 的冷水进行热传递后从烟气污水出口 20排出。低温地下水经循环水泵14从冷水入口 19 进入外胆10内向下流动,通过内外胆通管8进入内胆11中,再经过内顶胆通管9流入顶胆 3,经导管21上端的循环水出口 21-1排出。节能减排罐可安装于地下室内,烟气、污水入口 1-1要高于排污40cm以上,进污口前要设滤网和沉淀池,防止堵管。权利要求一种节能减排罐,包括罐外壳(4)、封头(2)、底座(12)、底座架(13)、循环水泵(14)、输水管(15)、冷水入口(19),其特征在于在罐外壳(4)内设第三层罐壳(5),并与罐外壳(4)之间形成外胆(10),设第一、二层罐壳(7、6)形成内胆(11),外胆(10)底端与内胆(11)上端用数根内外胆通管(8)连通,内胆(11)下端用内顶胆通管(9)与顶胆(3)下端连通,第二、三层罐壳(6、5)之间形成外堂(10-1),第一层罐壳(7)内形成内堂(9-1),内胆(11)上部通过上、底部水封(17、16)形成顶胆(3),第三层罐壳(5)上部用第三层罐壳上部水封(18)封住,在内堂(9-1)顶端穿过三层水封(16、17、18)和封头(2)斜向设入水总管(1),总管(1)中装导管(21),导管(21)的下端与顶胆(3)连通,上端为循环水出口(21-1),总管口为烟气、污水入口(1-1),在外胆(10)顶端设有烟气污水出口(1-1)并与外堂、内堂(10-1、9-1)连通,循环水泵(14)用输水管(15)连接外胆(10)顶端的冷水入口(19)。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锅炉辅助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节能减排罐,包括罐外壳(4)、封头(2)等,在罐外壳(4)内设第三层罐壳(5),并与罐外壳(4)之间形成外胆(10),设第一、二层罐壳(7、6)形成内胆(11),外胆(10)底端与内胆(11)上端用数根内外胆通管(8)连通,内胆(11)下端用内顶胆通管(9)与顶胆(3)下端连通,第二、三层罐壳(6、5)之间形成外堂(10-1),第一层罐壳(7)内形成内堂(9-1),内胆(11)上部通过上、底部水封(17、16)形成顶胆(3),节能减排罐可做为锅炉的配套设备,使锅炉的热效率增加到95%以上,减少烟气排放有利环境净化,节约能源,减少生产成本。文档编号F24H1/00GK201606998SQ20102001017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9日专利技术者薛文通 申请人:薛文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减排罐,包括罐外壳(4)、封头(2)、底座(12)、底座架(13)、循环水泵(14)、输水管(15)、冷水入口(19),其特征在于在罐外壳(4)内设第三层罐壳(5),并与罐外壳(4)之间形成外胆(10),设第一、二层罐壳(7、6)形成内胆(11),外胆(10)底端与内胆(11)上端用数根内外胆通管(8)连通,内胆(11)下端用内顶胆通管(9)与顶胆(3)下端连通,第二、三层罐壳(6、5)之间形成外堂(10-1),第一层罐壳(7)内形成内堂(9-1),内胆(11)上部通过上、底部水封(17、16)形成顶胆(3),第三层罐壳(5)上部用第三层罐壳上部水封(18)封住,在内堂(9-1)顶端穿过三层水封(16、17、18)和封头(2)斜向设入水总管(1),总管(1)中装导管(21),导管(21)的下端与顶胆(3)连通,上端为循环水出口(21-1),总管口为烟气、污水入口(1-1),在外胆(10)顶端设有烟气污水出口(1-1)并与外堂、内堂(10-1、9-1)连通,循环水泵(14)用输水管(15)连接外胆(10)顶端的冷水入口(1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文通
申请(专利权)人:薛文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