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驶列车车轮踏面探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91936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9:0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行驶列车车轮踏面探伤装置,属于车轮探伤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沿两侧铁轨对称布置的四组探伤单元,且同侧两组探伤单元前后依次布置,分别对列车转向架的两侧前后车轮进行探伤检测;每组探伤单元的多套图像采集组件沿同侧铁轨等间距布置,用于对车轮的整个圆周进行探伤检测;图像采集组件将检测结果传输至主控机,方便及时发现轨边车轮踏面缺陷。每组探伤单元的多套图像采集组件在车轮经过时依次对车轮的不同部位进行检测,来实现对车轮整个圆周的探伤检测。本技术能够提高检测工作效率和安全性,提高检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采用本技术能够及时发现列车安全隐患,确保列车安全运行,从而提高铁路运力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轮探伤检测,特别涉及一种行驶列车车轮踏面探伤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铁路列车与轨道的建设施工向着高速化、智能化、轻量化稳步发展,列车运营速度、载重量与运量的不断提高,车辆车轮与轨道间的动态相互作用逐渐增强,高速车轮踏面缺陷问题日益凸显。同时在列车行驶过程中,因轨道的不平顺,过高的温度与潮湿,以及长期重载和高速运行都会对车轮造成一定的磨损,这些安全隐患不及时发现将造成严重后果。车轮踏面缺陷引起的轮轨冲击可能会导致轮轨系统部件的损伤和车体的异常振动,产生一系列冲击和滚动噪声,严重影响车辆轨道系统部件的使用寿命和旅客乘坐舒适度,甚至给列车运行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2、现有检测方式主要有轨旁式检测法(轮轨力检测法、激光检测法、声发射检测法等方法)和车载式检测法(轴箱振动加速度检测法、光纤传感检测法)。目前,投入应用的车轮踏面擦伤检测方法检测精度不高;传统检测仪器在各种环境下对大量的轨边车轮踏面进行检测维修工作,巡检效率低、检测准确性弱,不能及时发现轨边车轮踏面缺陷可能导致出现的故障及异常问题;只能定性分析、无法可视化。振动加速度法及声发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驶列车车轮踏面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两侧铁轨布置的四组探伤单元,分别用于对列车转向架的四个车轮进行探伤检测;四组探伤单元沿两侧铁轨两两对称设置,且同侧的两组探伤单元前后依次布置,分别用于对列车转向架的两侧前后车轮进行探伤检测;每组探伤单元包括多套图像采集组件,每组探伤单元的多套图像采集组件沿同侧铁轨等间距布置,用于对车轮的整个圆周进行探伤检测;四组探伤单元的图像采集组件均与主控机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驶列车车轮踏面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组件包括传感器、相机和光源,所述传感器设置于铁轨的内侧底部,所述相机和光源均倾斜朝向车轮设置、且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驶列车车轮踏面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两侧铁轨布置的四组探伤单元,分别用于对列车转向架的四个车轮进行探伤检测;四组探伤单元沿两侧铁轨两两对称设置,且同侧的两组探伤单元前后依次布置,分别用于对列车转向架的两侧前后车轮进行探伤检测;每组探伤单元包括多套图像采集组件,每组探伤单元的多套图像采集组件沿同侧铁轨等间距布置,用于对车轮的整个圆周进行探伤检测;四组探伤单元的图像采集组件均与主控机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驶列车车轮踏面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组件包括传感器、相机和光源,所述传感器设置于铁轨的内侧底部,所述相机和光源均倾斜朝向车轮设置、且布置于铁轨的外侧,所述相机用于采集车轮不同部位的图像,所述光源为相机提供照明;所述传感器、相机和光源均与plc控制器相连,所述plc控制器与主控机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行驶列车车轮踏面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设置于支架的顶部,所述支架的下端通过固定块与铁轨的里侧底部边缘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行驶列车车轮踏面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倾斜设置于支座上,所述相机倾斜设置于调节架的顶部,所述支座及调节架均固定于铁轨的外侧;所述光源设置于相机的一侧、且二者的倾斜角度相匹配,所述铁轨同侧前后两组探伤单元的光源及相机分别朝向前后车轮倾斜。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宇嘉刘晓铃梁晓刘鹏飞刘晓娜王泽京杨欢伟王莉霞刘肃豪张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铁道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