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细管、制冷设备、冰箱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1892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9:00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毛细管、制冷设备、冰箱及车辆,涉及制冷技术领域,该毛细管包括:第一细管及第二细管。第一细管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二细管的输入端;第一细管及第二细管用于对待降温的流体进行降温;第一细管的输入端用于输入待降温的流体,第一细管用于缠绕待升温部件;待升温部件的温度低于第一细管的温度;第二细管的输出端用于连接制冷部件并用于输出降温后的流体,第二细管不缠绕待升温部件。这样第一细管的热量能够传递给待升温部件进而使待升温部件的温度升高。此外,当毛细管内的流体的温度降至和待升温部件温度相同时即脱离待升温部件,进而使得从毛细管流出的流体温度更低,故能够增强制冷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制冷,具体涉及一种毛细管、制冷设备、冰箱及车辆


技术介绍

1、冰箱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器,其主要是通过消耗电能来达到制冷的效果,故冰箱的用电量占据生活用电中的较大一部分,介于此情况,降低冰箱的能耗成为目前比较重要的研究方向。常见的冰箱的制冷系统包括蒸发器、冷凝装置、毛细管、干燥过滤器及压缩机。其具体的工作原理为:首先,中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经压缩机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然后该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经压缩机的排气管进入冷凝装置并在冷凝装置中冷凝为高温中压的液态制冷剂。接着,该高温中压的液态制冷剂进入毛细管并经毛细管节流降压后形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接着,该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流经蒸发器并通过蒸发器吸收大量的冰箱储藏腔中的热量,进而汽化为中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以实现冰箱储藏腔的制冷效果。最后,该中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经过回气管再次进入压缩机,进而能够实现持续制冷的效果。

2、由于上述高温中压的液态制冷剂比上述中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温度高。现有技术中,将毛细管全部缠绕在回气管的外表面以形成管道组件,再将管道组件进行安装。这样一来,在冰箱运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毛细管(1),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细管(11)及第二细管(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细管(12)的长度与所述第一细管(11)的长度的比值M的范围为:1/3≤M≤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1)还包括柔性细管(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细管(11)和/或所述第二细管(12)包括螺旋状细管。

5.一种制冷设备(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装置(4)、蒸发器(31)、回流管(21)、压缩装置(5)及权利要求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毛细管(1),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细管(11)及第二细管(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细管(12)的长度与所述第一细管(11)的长度的比值m的范围为:1/3≤m≤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1)还包括柔性细管(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细管(11)和/或所述第二细管(12)包括螺旋状细管。

5.一种制冷设备(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装置(4)、蒸发器(31)、回流管(21)、压缩装置(5)及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毛细管(1);所述回流管(2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蒸发器(31)的输出端,所述回流管(21)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压缩装置(5)的输入端,所述压缩装置(5)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冷凝装置(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100)还包括隔热板(8),所述隔热板(8)设置于所述蒸发器(31)与所述冷凝装置(4)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令国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