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1720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8:5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下料机构,用于将电芯从一卷针分离。包括:第一夹持组件,用于至少接触所述电芯的内侧壁的第一位置;第二夹持组件,用于至少接触所述电芯的内侧壁的第二位置,且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一位置的连线垂直于所述电芯的轴向方向;连接组件,包括一移动件及一导向件,所述移动件能够在导向件内沿与电芯轴向方向相垂直的方向滑动,所述移动件与导向件通过多个滚动件滚动抵接。本技术下料机构的连接组件具有移动件和导向件,移动件和导向件之间通过多个滚动件滚动抵接,降低了移动件和导向件之间相对运动的摩擦力,提高了两夹持组件同步运动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锂电池自动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料机构


技术介绍

1、电芯在下料时,通常采用具有两个夹持组件的下料机构固定住电芯的内壁和外壁,再将卷针从电芯内部抽离,以防止电芯内圈的隔膜褶皱或抽芯。

2、现有技术中,两个夹持组件能够通过同一驱动件驱动夹持电芯的内外壁。为了实现两个夹持组件的协同工作,通常通过连接组件连接两个夹持组件。在连接组件的作用下,两个夹持组件能够被驱动沿电芯轴向方向同步运动、并且被驱动沿与电芯轴向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相对运动。

3、然而,现有的连接组件对两夹持组件的相对运动产生的摩擦力较大,影响两夹持组件同步运动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两夹持组件同步运动精度的下料机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下料机构用于将电芯从一卷针分离,包括:

3、第一夹持组件,用于至少接触所述电芯的内侧壁的第一位置;

4、第二夹持组件,用于至少接触所述电芯的内侧壁的第二位置,且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一位置的连线垂直于所述电芯的轴向方向;

5、连接组件,包括一移动件及一导向件,所述移动件能够在导向件内沿与电芯轴向方向相垂直的方向滑动,所述移动件与导向件通过多个滚动件滚动抵接;

6、其中,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第二夹持组件能够被驱动沿电芯轴向方向同步运动,并且被驱动沿与电芯轴向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相对运动;所述移动件与第一夹持组件相连接,所述导向件与第二夹持组件相连接。

7、在本技术下料机构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件是设置在一导向板上的导槽;所述导向板与第二夹持组件相连接,所述导槽的两侧可转动地设置多个滚动件,所述滚动件的外周面伸入导槽以与移动件相抵接。

8、在本技术下料机构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件至少一侧的滚动件通过一调节件安装在导向板;所述调节件设置有腰型孔,所述腰型孔沿所述电芯轴向方向设置。

9、在本技术下料机构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件是设置在一导向板的导槽;所述导向板与第二夹持组件相连接,所述移动件可转动地设置多个滚动件,所述滚动件的外周面伸出移动件的侧壁以与所述导向件相抵接。

10、在本技术下料机构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件至少一侧的滚动件通过调节件安装在移动件;所述调节件设置有腰型孔,所述腰型孔沿所述电芯轴向方向设置。

11、在本技术下料机构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件为设置在一导向杆内部的圆柱形槽体,所述滚动件为设置在导向件与移动件之间的滚珠。

12、在本技术下料机构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第二夹持组件分别安装在一第一安装板,每一所述第一安装板分别通过第一滑轨滑动安装在一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其中之一设置有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端与对应的第一安装板相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方向、第一滑轨的设置方向均与所述电芯轴向方向相平行。

13、在本技术下料机构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二安装板分别通过一第二滑轨滑动安装在一基板;所述基板设置有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每一第二安装板相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的驱动方向、第二滑轨的设置方向均与电芯轴向方向相垂直。

14、在本技术下料机构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件与第二安装板设置于基板的不同面,所述第二安装板分别设置有连接板,所述基板设置有供所述连接板穿过的开口,所述连接板通过开口贯穿基板与第二驱动件相连接。

15、在本技术下料机构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丝杆和第三丝杆,所述第二丝杆和第三丝杆的螺纹方向相反,且两者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丝杆连接;所述与第一夹持组件相连接的第二安装板与第二丝杆相连接,所述与第二夹持组件相连接的第二安装板与第三丝杆相连接。

16、综上所述,本技术下料机构的连接组件具有移动件和导向件,移动件和导向件之间通过多个滚动件滚动抵接,降低了移动件和导向件之间相对运动的摩擦力,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提高了两夹持组件同步运动的精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料机构,用于将电芯从一卷针分离,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是设置在一导向板上的导槽;所述导向板与第二夹持组件相连接,所述导槽的两侧可转动地设置多个滚动件,所述滚动件的外周面伸入导槽以与移动件相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至少一侧的滚动件通过一调节件安装在导向板;所述调节件设置有腰型孔,所述腰型孔沿所述电芯轴向方向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是设置在一导向板的导槽;所述导向板与第二夹持组件相连接,所述移动件可转动地设置多个滚动件,所述滚动件的外周面伸出移动件的侧壁以与所述导向件相抵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至少一侧的滚动件通过调节件安装在移动件;所述调节件设置有腰型孔,所述腰型孔沿所述电芯轴向方向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为设置在一导向杆内部的圆柱形槽体,所述滚动件为设置在导向件与移动件之间的滚珠。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第二夹持组件分别安装在一第一安装板,每一所述第一安装板分别通过第一滑轨滑动安装在一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其中之一设置有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端与对应的第一安装板相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方向、第一滑轨的设置方向均与所述电芯轴向方向相平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二安装板分别通过一第二滑轨滑动安装在一基板;所述基板设置有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每一第二安装板相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的驱动方向、第二滑轨的设置方向均与电芯轴向方向相垂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件与第二安装板设置于基板的不同面,所述第二安装板分别设置有连接板,所述基板设置有供所述连接板穿过的开口,所述连接板通过开口贯穿基板与第二驱动件相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丝杆和第三丝杆,所述第二丝杆和第三丝杆的螺纹方向相反,且两者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丝杆连接;所述与第一夹持组件相连接的第二安装板与第二丝杆相连接,所述与第二夹持组件相连接的第二安装板与第三丝杆相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料机构,用于将电芯从一卷针分离,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是设置在一导向板上的导槽;所述导向板与第二夹持组件相连接,所述导槽的两侧可转动地设置多个滚动件,所述滚动件的外周面伸入导槽以与移动件相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至少一侧的滚动件通过一调节件安装在导向板;所述调节件设置有腰型孔,所述腰型孔沿所述电芯轴向方向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是设置在一导向板的导槽;所述导向板与第二夹持组件相连接,所述移动件可转动地设置多个滚动件,所述滚动件的外周面伸出移动件的侧壁以与所述导向件相抵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至少一侧的滚动件通过调节件安装在移动件;所述调节件设置有腰型孔,所述腰型孔沿所述电芯轴向方向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为设置在一导向杆内部的圆柱形槽体,所述滚动件为设置在导向件与移动件之间的滚珠。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宗锋邱毅何同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杰锐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