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尤其涉及一种无源化高性能热释电热力学循环能量收集系统与应用。
技术介绍
1、低品位热能(在100-230℃以下)广泛存在于工业生产与运输工具等废热排放场合,总量庞大(约1.1x105 tw)。目前,对其回收利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向,即有机朗肯循环、热电材料和热释电材料,基于卡诺效率的角度,后者最具有应用前景。具有热释电效应的铁电材料作为一种固态材料含有制备工艺成熟、成本较低的特点。其能在温度波动条件下在外界电路中产生电流,但直接通过热刺激放电的方式,铁电材料的能量转换效率通常低于1%卡诺效率。为此,有研究者构建了铁电材料的热释电热力学循环(即奥尔森循环),其理论转换效率可达50%的卡诺效率,因而热释电热力学循环在热能收集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2、2022年emmanuel defay在nature上发表论文,通过弛豫型铁电厚膜堆叠模组,以液流换热模式成功在室温范围内获得每循环11.2 j的能量转换,但是面对下一步的实用化开发,仍存在问题。传统的热释电热力学循环系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1)铁电电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源化高性能热释电热力学循环能量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介电弹性体电容-铁电电容双电容结构和冷热交换结构,所述冷热交换结构为铁电电容提供热源(1)或冷源(4),所述介电弹性体电容-铁电电容双电容结构包括介电弹性体电容(2)和自偏置电路(32),所述自偏置电路(32)上布置有若干个铁电电容(6),所述热源(1)和所述冷源(4)向若干个所述铁电电容(6)供热或供冷,所述自偏置电路(32)的自泵电特性实现铁电电容的动态高压变化;利用介电弹性体电容-铁电电容双电容结构可实现热释电热力学循环的电能输出无源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源化高性能热释电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源化高性能热释电热力学循环能量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介电弹性体电容-铁电电容双电容结构和冷热交换结构,所述冷热交换结构为铁电电容提供热源(1)或冷源(4),所述介电弹性体电容-铁电电容双电容结构包括介电弹性体电容(2)和自偏置电路(32),所述自偏置电路(32)上布置有若干个铁电电容(6),所述热源(1)和所述冷源(4)向若干个所述铁电电容(6)供热或供冷,所述自偏置电路(32)的自泵电特性实现铁电电容的动态高压变化;利用介电弹性体电容-铁电电容双电容结构可实现热释电热力学循环的电能输出无源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源化高性能热释电热力学循环能量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偏置电路(32)上并联设置有稳压二极管(31),所述自偏置电路(32)和所述稳压二极管(31)构成自偏置稳压电路(3),所述自偏置电路(32)由若干个铁电电容(6)和内部二极管(7)构成,通过内部二极管(7)的导通与关断实现铁电电容(6)呈现出串并联模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源化高性能热释电热力学循环能量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偏置电路(32)包括四个所述铁电电容(6)和五个所述内部二极管(7)构成,通过内部二极管的导通与关断改变铁电电容的串并联状态,四个所述铁电电容分别为c1、c2、c3和c4,五个所述内部二极管分别为d1、d2、d3、d4和d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源化高性能热释电热力学循环能量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五个所述内部二极管(7)依次相连,与所述稳压二极管(31)串联,d1与d2之间的支路上连接有c1,d2与d3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子盛,张阳,潘昊昱,鄂世举,郑少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