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0987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8:54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无人机,包括机身、机臂、扇叶、机架和收纳装置,所述机身的两侧转动卡接设置有多个所述机臂,所述机臂远离所述机身的一端正表面设置有所述扇叶,所述机身的左右两侧侧壁均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机架的底端可升降连接有所述机架,所述收纳装置包括双向螺杆、滑块和升降板,双向螺杆带动滑块相互远离,在连杆的作用下升降板接近双向螺杆向上移动,使升降板携带机架置于收纳腔中,减少在飞行过程中的空气阻力,且在进行收纳时可将机架收纳进收纳腔中,更加便于携带,降低了携带受到挤压时机臂和机架容易出现折断受损的情况,进而提高了设备整体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具体为一种便携式无人机


技术介绍

1、众所周知,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也可以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经过多年技术的积累以及经济的飞速发展,现在的无人机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例如:航拍、农作物监控、植被保护、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测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及影视拍摄等等。

2、现有的无人机的机臂和和机架都与机身为固定连接,导致设备在进行携带时,会占用大量的空间,造成携带不便,同时设备携带受到挤压时,机臂容易出现受损断裂造成大量损伤的情况,进而导致无人机在携带时机臂和机架时不便于折叠导致携带占用大量空间,同时容易受到挤压受损的问题,且机架在飞行过程中还会增加空气阻力,因此有待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无人机。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无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无人机,包括机身(1)、机臂(2)、扇叶(3)、机架(4)和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的两侧转动卡接设置有多个所述机臂(2),所述机臂(2)远离所述机身(1)的一端正表面设置有所述扇叶(3),所述机身(1)的左右两侧侧壁均开设有收纳槽(5),所述机架(4)的底端可升降连接有所述机架(4),所述收纳装置包括双向螺杆(6)、滑块(7)和升降板(8),所述机架(4)的底端开设有带有下开口的收纳腔(9),所述收纳腔(9)内靠近所述收纳腔(9)的顶部设置有所述双向螺杆(6),所述双向螺杆(6)的一端传动连接有驱动装置(10),所述双向螺杆(6)的左右两端螺纹设置有滑块(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无人机,包括机身(1)、机臂(2)、扇叶(3)、机架(4)和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的两侧转动卡接设置有多个所述机臂(2),所述机臂(2)远离所述机身(1)的一端正表面设置有所述扇叶(3),所述机身(1)的左右两侧侧壁均开设有收纳槽(5),所述机架(4)的底端可升降连接有所述机架(4),所述收纳装置包括双向螺杆(6)、滑块(7)和升降板(8),所述机架(4)的底端开设有带有下开口的收纳腔(9),所述收纳腔(9)内靠近所述收纳腔(9)的顶部设置有所述双向螺杆(6),所述双向螺杆(6)的一端传动连接有驱动装置(10),所述双向螺杆(6)的左右两端螺纹设置有滑块(7),所述滑块(7)的底端铰接连接有连杆(11),所述连杆(11)的底端铰接设置有所述升降板(8),所述升降板(8)的底端设置有两组对称设置的所述机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腔(9)内设置有两组固定杆(12),两组所述固定杆(12)关于所述双向螺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诺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