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多级性态自复位摩擦滑移隔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多级性态自复位摩擦滑移隔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90971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抗震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包括摩擦滑移组件和自复位装置;所述摩擦滑移组件包括上滑动板和下滑动板;所述下滑动板固定设置;所述上滑动面与下滑动面为两个相交的梯形波纹面;所述梯形波纹面分为水平段和斜波段;所述上滑动面与下滑动面的初始位置为两个滑动面的水平段相接触,斜波段不接触;所述自复位装置包括复位组件和限位侧壁;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导轨、滑块和压缩弹簧;所述导轨固定设置在上滑动板顶面;所述导轨两端各设置一个滑块;所述滑块之间通过压缩弹簧连接;所述复位组件两侧设有限位侧壁;所述滑块的外侧与限位侧壁内壁滑动相接;本装置可以将减隔震支座的在不同状态下,分阶段有针对性的发挥减隔震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抗震结构,尤其是一种多级性态自复位摩擦滑移隔震装置


技术介绍

1、减隔震技术能够有效减轻震害影响。减隔震技术是在建筑的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的连接处安装减隔震支座,通过改变结构周期和阻尼来减小结构地震反应。

2、传统的摩擦摆支座摩擦系数和曲率半径为定值,支座提供的阻尼和刚度也是定值,不能精准识别地震,在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摩擦摆支座的减震性能没有明显变化,在罕遇地震和极罕遇地震作用下,摩擦摆支座的滑移量会超过其设计有效滑动位移量,使支座发生破坏,进一步导致结构地震破坏。

3、现有技术公开新型摩擦摆支座虽然有一定的阻尼自适应调节能力,解决了实际工程中的一定问题,但还存在以下不足:

4、摩擦摆支座的限位、复位能力弱,在罕遇地震和极罕遇地震作用下支座容易超过设计位移变形,发生破坏。

5、在适应上部结构热胀冷缩的温度位移时,摩擦摆支座不可避免的存在竖向抬升,使得结构等上部结构的平顺性差,同时容易造成伸缩缝的损坏;

6、现有的结构适应热胀冷缩的温度位移与适用隔震的地震位移相互叠加,摩擦摆支座在工作过程中摩擦系数无法改变,造成温度位移时无法有效释放结构应变,同时在地震位移时也无法达到优良的减隔震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级性态自复位摩擦滑移隔震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级性态自复位摩擦滑移隔震装置,包括摩擦滑移组件和自复位装置;所述摩擦滑移组件包括上滑动板和下滑动板;所述下滑动板固定设置;所述上滑动板底面与下滑动板顶面相交分别为上滑动面与下滑动面;所述上滑动面与下滑动面之间可相对滑动;所述上滑动面与下滑动面为两个相交的梯形波纹面;所述梯形波纹面分为水平段和斜波段;所述上滑动面与下滑动面的初始位置为两个滑动面的水平段相接触,斜波段不接触;所述自复位装置包括复位组件和限位侧壁;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导轨、滑块和压缩弹簧;所述导轨固定设置在上滑动板顶面;所述导轨两端各设置一个滑块;所述滑块之间通过压缩弹簧连接;所述复位组件两侧设有限位侧壁;所述滑块的外侧与限位侧壁内壁滑动相接;所述限位侧壁与下滑动板固接。

3、优选地,所述上滑动板和下滑动板为金属或橡胶材料;所述上滑动面与下滑动面上均粘贴摩擦涂层。

4、优选地,所述梯形波纹面的斜波段的斜波角均相同;所述斜波角为10°-80°。

5、优选地,所述压缩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

6、优选地,所述限位侧壁上设有梯形突起;所述梯形突起对称设置在两侧的限位侧壁上。

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上滑动板和下滑动板在梯形波纹结构水平段和斜波段接触面上的滑动,可以将减隔震支座的正常使用功能和地震等荷载作用下的附属功能区分开,分阶段有针对性的发挥减隔震功能,在较小水平力作用下,上下滑动面仅在水平段接触,此时上滑动板和下滑动板之间仅传递上部竖向荷载,发生水平滑动或转动,平衡上部结构因热胀冷缩等引起的水平位移,同时具有自复位能力,当发生较大地震等情况下,两个斜波段接触,上滑动板沿着下滑动板梯形波纹的斜波段向斜上方滑动,将水平动能转化为上部结构的位置势能,同时接触面上的相互摩擦也消耗掉一部分地震能量,此时摩擦支座由水平滑移工作阶段进入到动能势能相互转化工作阶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级性态自复位摩擦滑移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摩擦滑移组件和自复位装置;所述摩擦滑移组件包括上滑动板和下滑动板;所述下滑动板固定设置;所述上滑动板底面与下滑动板顶面相交分别为上滑动面与下滑动面;所述上滑动面与下滑动面之间可相对滑动;所述上滑动面与下滑动面为两个相交的梯形波纹面;所述梯形波纹面分为水平段和斜波段;所述上滑动面与下滑动面的初始位置为两个滑动面的水平段相接触,斜波段不接触;所述自复位装置包括复位组件和限位侧壁;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导轨、滑块和压缩弹簧;所述导轨固定设置在上滑动板顶面;所述导轨两端各设置一个滑块;所述滑块之间通过压缩弹簧连接;所述复位组件两侧设有限位侧壁;所述滑块的外侧与限位侧壁内壁滑动相接;所述限位侧壁与下滑动板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性态自复位摩擦滑移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动板和下滑动板为金属或橡胶材料;所述上滑动面与下滑动面上均粘贴摩擦涂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性态自复位摩擦滑移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波纹面的斜波段的斜波角均相同;所述斜波角为10°-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性态自复位摩擦滑移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性态自复位摩擦滑移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侧壁上设有梯形突起;所述梯形突起对称设置在两侧的限位侧壁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级性态自复位摩擦滑移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摩擦滑移组件和自复位装置;所述摩擦滑移组件包括上滑动板和下滑动板;所述下滑动板固定设置;所述上滑动板底面与下滑动板顶面相交分别为上滑动面与下滑动面;所述上滑动面与下滑动面之间可相对滑动;所述上滑动面与下滑动面为两个相交的梯形波纹面;所述梯形波纹面分为水平段和斜波段;所述上滑动面与下滑动面的初始位置为两个滑动面的水平段相接触,斜波段不接触;所述自复位装置包括复位组件和限位侧壁;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导轨、滑块和压缩弹簧;所述导轨固定设置在上滑动板顶面;所述导轨两端各设置一个滑块;所述滑块之间通过压缩弹簧连接;所述复位组件两侧设有限位侧壁;所述滑块的外侧与限位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爽温流汉·黑沙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