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时间延迟的机侧电流有源阻尼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90919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消除时间延迟的机侧电流有源阻尼系统,包括:第一模块,用于构建通过LCL滤波器连接到电网的电压源逆变器和数字控制系统的模型;第二模块,用于将第一模块中的电压源逆变器和数字控制系统的模型的所述v<subgt;g</subgt;(s)短路,并得到新的模型;第三模块,用于在第二模块中的模型中增加传递函数G<subgt;c</subgt;(s),并得到新的模型;第四模块,用于根据第二模块中的模型更新步骤第一模块中的模型;由此,能够将逆变器侧电流作为反馈点,与传统系统相比无需额外传感器,节约成本且符合工程实际,并且在控制回路中将时间延迟消除,在理想情况下可以实现阻尼性能表现为恒定的正电阻,从而显著地扩大了阻尼增益的稳定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控制工程领域,尤其涉及消除时间延迟的机侧电流有源阻尼系统


技术介绍

1、对于lcl型并网发电系统,传统的电容电流有源阻尼方法在谐振频率fr大于时(fs为采样频率),虚拟电阻小于零并引入了一对不稳定的开环极点,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现象,不利于系统可靠运行。

2、数字控制在控制回路中引入了1.5拍的控制延时,此时阻尼反馈不能等效为为一个虚拟电阻,而是一个随系统频率变化的虚拟阻抗,为了缓解甚至消除控制延时对阻尼效果的不利影响,目前研究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直接减少控制延时,另一类为使用控制方法间接补偿控制延时。

3、例如,提出在逆变侧电流反馈内环加入超前环节校正阻抗特性,可有效地将稳定区间由提高至[0,0.25fs],提出一种级联超前环节的延时补偿方案,对延时引入的相位滞后进行补偿,将等效正阻尼区扩展到[0,0.48fs],提出了一种基于牛顿插值法的延时补偿策略,将稳定区间由扩展至[0,0.23fs],采用两次装载和超前反馈的方法,使电阻分量在[0,0.5fs]频率范围内保持正阻特性,但需将有源阻尼内环的采样频率提高一倍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除时间延迟的机侧电流有源阻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时间延迟的机侧电流有源阻尼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模块中,Gd(s)由一个采样周期计算延迟和半个采样周期PWM延迟组成,具体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时间延迟的机侧电流有源阻尼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模块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时间延迟的机侧电流有源阻尼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三模块中,Gc(s)=[1-Gd(s)]Gad(s)Gp(s)。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除时间延迟的机侧电流有源阻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时间延迟的机侧电流有源阻尼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模块中,gd(s)由一个采样周期计算延迟和半个采样周期pwm延迟组成,具体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舒郑壹隆柏金华于龙宋子健冯芯蕊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