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瑞巧专利>正文

一种康复训练扶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0879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8:53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康复训练扶梯,包括扶梯本体,所述扶梯本体的上方设置有两个扶手,两个所述扶手呈对称设置,两个所述扶手之间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导向杆、连接杆、圆环、弹性连接带、硅胶板以及束腰带,两个所述扶手之间设置有两个导向杆,两个所述导向杆呈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导向杆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把手、调节杆、第二套筒、限位杆、限位槽、轴承和矩形槽,使得便于对调节杆与第二套筒长度的调节,从而实现对扶手高度的调节,便于不同身高的病人进行康复训练,以及通过设置的束腰带、硅胶板、弹性连接带、圆环和导向杆,使得便于对病人进行防护,提高了康复训练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训练扶梯,特别涉及一种康复训练扶梯,属于康复辅具。


技术介绍

1、扶梯训练是一种利用台阶进行相关动作训练的方法,临床上对于疾病后遗症造成的肢体行动不便,需要定期进行康复训练,避免肌肉继续萎缩,极大限度的恢复病人的自理能力,目前最常用到训练扶梯作为康复辅具,使得病人借助扶梯刺激腿部的肌肉起到锻炼效果;

2、中国公开专利(公开号:cn214260476u)公开了一种功能医疗康复训练扶梯,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板体;第二锥齿轮通过与第一锥齿轮的啮合从而带动双向螺纹杆进行转动,进而带动两个螺纹套管进行移动,从而通过连接板带动第二壳体进行移动,然后使第三壳体沿着第二壳体的内部进行滑动,板体沿着第三壳体的内部进行滑动,从而对可以使板体移入到第三壳体的内部,第三壳体移入第二壳体的内部,第二壳体移入到第一壳体的内部,进而将装置的体积缩小,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从而便于对装置进行搬运;

3、虽然该训练扶梯便于缩小整个装置的体积,便于对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康复训练扶梯,其特征在于:包括扶梯本体(1),所述扶梯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两个扶手(2),两个所述扶手(2)呈对称设置,两个所述扶手(2)之间设置有防护组件(3),所述防护组件(3)包括导向杆(301)、连接杆(302)、圆环(303)、弹性连接带(304)、硅胶板(305)以及束腰带(306),两个所述扶手(2)之间设置有两个导向杆(301),两个所述导向杆(301)呈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导向杆(301)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302),所述连接杆(302)的另一端与所述扶手(2)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导向杆(301)的外侧活动套设有圆环(303),两个所述圆环(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康复训练扶梯,其特征在于:包括扶梯本体(1),所述扶梯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两个扶手(2),两个所述扶手(2)呈对称设置,两个所述扶手(2)之间设置有防护组件(3),所述防护组件(3)包括导向杆(301)、连接杆(302)、圆环(303)、弹性连接带(304)、硅胶板(305)以及束腰带(306),两个所述扶手(2)之间设置有两个导向杆(301),两个所述导向杆(301)呈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导向杆(301)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302),所述连接杆(302)的另一端与所述扶手(2)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导向杆(301)的外侧活动套设有圆环(303),两个所述圆环(303)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弹性连接带(304),两个所述弹性连接带(304)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硅胶板(305),所述硅胶板(305)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束腰带(306),所述扶手(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01),所述固定杆(401)的外侧活动设置有第一套筒(4),所述第一套筒(4)的底端与扶梯本体(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所述扶梯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四个调节组件(5),四个所述调节组件(5)呈两两对称设置,所述调节组件(5)包括第二套筒(501)、轴承(502)、调节杆(503)、把手(504)、矩形槽(505)、限位槽(506)以及限位杆(5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训练扶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2)的下表面转动安装有调节杆(5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陆瑞巧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