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调节的条形组合光源打光测试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90525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调节的条形组合光源打光测试平台,包括:平台主座,在所述平台主座上连接有升降台,在所述升降台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相机镜头模组,所述相机镜头模组连接有相机镜头并带动相机镜头上下位移,所述相机镜头模组的一端与所述平台主座连接,所述相机镜头模组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使所述相机镜头穿过第一通孔作业;若干条光调节机构,所述条光调节机构环绕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四周,所述条光调节机构包括前后调节模组、设于前后调节模组上的角度调节模组以及设于角度调节模组上的夹持模组,在所述夹持模组上设有用于安装条光的夹持工位。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全自动化位置调整,提高测试精度,实验数据差距小,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光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调节的条形组合光源打光测试平台


技术介绍

1、目前我们对组合的条光(条形光源)进行打光测试和组合运用时传统的打光平台,通过四个简易实验架来固定条光用钢尺来调节光源之间的距离和高度,光源角度调节通过u型螺丝来调节,相机固定在顶面支架通过u型螺丝槽调节高度,这样操作的弊端会导致四个光源相对位置会有很大的误差,组合光源的光路都很难完全聚集到一个中心,只能凭经验和视觉感光去控制,而且调节起来特别繁琐,由于是每次调试依靠人工来调节每次测试收集的数据都会有很大的误差,导致测试数据与实际运用会存在较大的误差,对实验测试结构,实际运用有较大的影响,而且由于每次打光和测试的物体需要用到相机时都要手动去调节相机的高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全自动调节的条形组合光源打光测试平台,实现全自动化的位置调整,提高测试精度,实验数据差距小,操作简易方便。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调节的条形组合光源打光测试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调节的条形组合光源打光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调节的条形组合光源打光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主座(1)还包底板(12)和顶板(13),在所述底板(12)和顶板(13)上分别设置有第一丝杆(14)以及光轴(15),在所述第一丝杆(14)上连接有第一丝杆螺母(141),所述第一丝杆螺母(141)固接于所述升降台(11)上,在所述光轴(15)上连接有直线轴承(151),所述直线轴承(151)固设于所述升降台(11)上,在所述顶板(13)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丝杆(14)联动的第一升降电机(16)。

<p>3.根据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调节的条形组合光源打光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调节的条形组合光源打光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主座(1)还包底板(12)和顶板(13),在所述底板(12)和顶板(13)上分别设置有第一丝杆(14)以及光轴(15),在所述第一丝杆(14)上连接有第一丝杆螺母(141),所述第一丝杆螺母(141)固接于所述升降台(11)上,在所述光轴(15)上连接有直线轴承(151),所述直线轴承(151)固设于所述升降台(11)上,在所述顶板(13)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丝杆(14)联动的第一升降电机(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调节的条形组合光源打光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镜头模组(2)包括第一固定支架(21)、固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21)上的联动件(22)、与联动件(22)连接的第一滑动座(23)以及固设于第一滑动座(23)上的第二传动电机(24),在所述第一滑动座(23)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相机镜头(4)的第一安装孔(231),在所述联动件(22)上设置有联动齿(221),所述第二传动电机(24)连接有与所述联动齿(221)啮合的螺旋齿(3241)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调节的条形组合光源打光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联动件(22)上设置有限位凸起(222),所述限位凸起(222)的两侧形成燕尾榫(223),在所述第一滑动座(23)上设有与所述燕尾榫(223)结构匹配的燕尾槽体(2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调节的条形组合光源打光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调节模组(31)包括固接于所述升降台(11)上的前后调节固定座(311)以及固接于所述前后调节固定座(311)上的第三传动电机(312),所述前后调节固定座(311)上设置有前后导向轴(313)、第二丝杆(314)以及与第二丝杆(314)联动的第二滑动座(315),所述前后导向轴(313)通过设有的轴承与所述第二滑动座(315)的两侧连接,所述第二丝杆(314)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俊广周子更黄建陈锦锋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康视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