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车辆,尤其涉及一种车身前舱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保有量的逐年增长、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汽车测试机构的新增与测试评分标准的更新、现在的偏置碰测试越来越严格、评分标准越来越高、对汽车结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目前,对于25%重叠偏置碰撞的应对结构大多是将防撞梁加长、并在防撞梁上增加加强件、或者在纵梁处增加支撑结构、使原本在25%重叠偏置碰撞时无法与壁障产生作用的纵梁、在碰撞时可以与壁障接触、将车从侧面顶出侧滑出去。同时大多数车型对轮罩前部与侧边梁连接处根本没有专门的加强结构、即使部分带有加强件的车型效果也不甚良好。
3、随着汽车保有量的逐年增长、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汽车测试机构的新增与测试评分标准的更新、现在的偏置碰测试越来越严格、评分标准越来越高、对汽车结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4、乘员舱是车辆的重要结构,供使用者乘坐其中。车辆的高危碰撞情形包含偏置碰撞和正向碰撞等,这些碰撞情形对乘员舱的结构可靠性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如何提高乘员舱在这类碰撞中对乘坐人员的安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前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舱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稳定杆总成(22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前舱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辆高度方向上,所述前下加强板(142P)的一端与所述前上加强板(142)连接,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舱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稳定杆总成(210),所述上稳定杆总成(21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减震塔(14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前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塔(140)包括减震器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前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舱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稳定杆总成(22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前舱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辆高度方向上,所述前下加强板(142p)的一端与所述前上加强板(142)连接,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舱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稳定杆总成(210),所述上稳定杆总成(21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减震塔(14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前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塔(140)包括减震器安装部(1401),所述上稳定杆总成(210)与所述减震器安装部(140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前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上加强板(142)设置于所述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腾涌,梁大荣,闫军飞,赵彦利,谢长春,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