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低铁损高强度无取向电工钢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89741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0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低铁损高强度无取向电工钢及制备方法,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低铁损高强度无取向电工钢,所述无取向电工钢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0.001~0.005%C、3.0~3.5%Si、0.25~0.7%Mn、0.70~1.50%Al、1.5~2.5%Cr、1.5~2.0%Cu、P≤0.02%、S≤0.005%、0.015~0.20%Sn。通过加入Sn、Cr、Cu合金元素,净化钢质、细化晶粒,提高强度和晶粒均匀性、降低铁损,促进有利织构的形成,提高磁性能;且添加Sn、Cr、Cu固溶金属元素,不需要高温退火,生产出的无取向电工钢具有较高强度的同时,还具有优良的磁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工钢,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低铁损高强度无取向电工钢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提高,新能源汽车作为环保型代步工具,发展越来越迅速;驱动电机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需要满足小型化、高效率、高转矩的要求。电机的小型化、高效率要求制作其铁芯的无取向电工钢要具有低铁损、高磁感;随着转速的提高,巨大的离心力很容易使电机转子遭到破坏,因此需要无取向电工钢具有较高的强度来保证在高转速下的安全性。传统的无取向硅钢可以满足低铁损、高磁感的要求,但强度较低,强度和铁损是相互矛盾的指标,强度的提高会降低磁性能,因此开发出低铁损、高强度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无取向电工钢是重要的研究任务。

2、提高无取向电工钢强度的方法主要有析出强化、固溶强化、位错强化以及复合强化方法,析出强化主要通过微合金元素与c形成细小碳化物粒子提高强度,这些细小的碳化物粒子会阻碍磁畴转动,降低磁性能;固溶强化通过si、mn、al、cu等元素提高强度,但过高的si容易导致冷轧困难,cu的加入会出现“铜脆”,增大了轧制难度,且需要高温退火使cu暂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低铁损高强度无取向电工钢,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取向电工钢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0.001~0.005%C、3.0~3.5%Si、0.25~0.7%Mn、0.70~1.50%Al、1.5~2.5%Cr、1.5~2.0%Cu、P≤0.02%、S≤0.005%、0.015~0.20%Sn,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低铁损高强度无取向电工钢,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取向电工钢的厚度为0.2~0.3mm时,B50=1.57~1.71T、W1.0/400=45~80W/Kg、屈服强度Rel为810~915MPa、抗拉强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低铁损高强度无取向电工钢,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取向电工钢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0.001~0.005%c、3.0~3.5%si、0.25~0.7%mn、0.70~1.50%al、1.5~2.5%cr、1.5~2.0%cu、p≤0.02%、s≤0.005%、0.015~0.20%sn,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低铁损高强度无取向电工钢,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取向电工钢的厚度为0.2~0.3mm时,b50=1.57~1.71t、w1.0/400=45~80w/kg、屈服强度rel为810~915mpa、抗拉强度rm为900~1000mpa。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无取向电工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真空脱氧和连铸之间保持2~4分钟;板坯的厚度为200~30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国庆徐文祥刘青松陆天林施立发祁旋夏雪兰占云高陈明侠丁世能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