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滴液形成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89524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0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滴液形成机构,包括滴液管、储液箱和设置在滴液管与储液箱之间的分液器,所述滴液管具有滴液通道,所述储液箱设置在滴液管的上方,所述分液器包括分液杆,所述分液杆与滴液管呈垂直设置,其一端伸入滴液通道内,对滴液通道下端形成封闭,且分液杆设置有滴液收纳槽,所述滴液收纳槽在分液杆同一高度上均匀设置多个,所述分液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旋转驱动器。本发明专利技术一方面可智能识别角膜模拟物的最高点,使滴液从最高点滴入,均匀分布到整体角膜模拟物表面,另一方面可控制滴液一滴一滴地从储液箱流出,且滴液大小可调,从而实现微量精确控制,更加真实地模拟泪液浸满角膜表面的情形,实现首次全面模拟角膜表面的生理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细胞培养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滴液形成机构


技术介绍

1、目前对于角膜生理环境并没有全面的模拟器具,人们对于角膜病理或生理的研究主要基于理论计算和病理生理的累积,从而制约了角膜组织工程的发展。而在现有角膜生理环境模拟器具主要基于眼内压的模拟,眼内压对眼球的胚胎发育以及稳态维持非常重要,并且眼内是一个液体环境,静水压对角膜内皮等细胞也有着促进作用。如申请号为201811044716.6、申请名称为一种模拟眼内压的生物反应器,其采取不断循环的培养液,为角膜细胞提供与眼内压相似的机械压力,能够更好地保持角膜基质细胞特性、促进细胞外基质生成,促进角膜基质细胞以及细胞分泌的胶原纤维沿着应力方向伸展和排列,促进更加符合生理状态的组织构建、分化和成熟,从而提高组织工程角膜透明性和机械韧性,使组织工程角膜更加符合体内角膜生物学特征。其相对成功地解决角膜内压,而眼部相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并没有涉及,并不能真实反映角膜实际的生理环境,与角膜细胞的精细培育和组织工程角膜良好生物特性的形成仍存较大差距。

2、而角膜外部环境的模拟主要在于泪膜生理的模拟,而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滴液形成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滴液管、储液箱和设置在滴液管与储液箱之间的分液器,所述滴液管具有滴液通道,所述储液箱设置在滴液管的上方,所述分液器包括分液杆,所述分液杆与滴液管呈垂直设置,其一端伸入滴液通道内,对滴液通道下端形成封闭,且分液杆在伸入滴液通道内的端部设置有滴液收纳槽,所述滴液收纳槽在分液杆同一高度上均匀设置多个,所述分液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旋转驱动器,在旋转驱动器的作用下,带动分液杆旋转,当滴液收纳槽朝上时,接通上方的滴液通道,滴液进入收纳槽内,继续旋转,当滴液收纳槽朝下时,接通下方的滴液通道,其内的滴液流出进入滴液通道,并通过滴液通道滴至角膜模拟物表面。

2.根...

【技术特征摘要】

1.滴液形成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滴液管、储液箱和设置在滴液管与储液箱之间的分液器,所述滴液管具有滴液通道,所述储液箱设置在滴液管的上方,所述分液器包括分液杆,所述分液杆与滴液管呈垂直设置,其一端伸入滴液通道内,对滴液通道下端形成封闭,且分液杆在伸入滴液通道内的端部设置有滴液收纳槽,所述滴液收纳槽在分液杆同一高度上均匀设置多个,所述分液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旋转驱动器,在旋转驱动器的作用下,带动分液杆旋转,当滴液收纳槽朝上时,接通上方的滴液通道,滴液进入收纳槽内,继续旋转,当滴液收纳槽朝下时,接通下方的滴液通道,其内的滴液流出进入滴液通道,并通过滴液通道滴至角膜模拟物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液形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器包括伺服旋转电机、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伺服旋转电机固定于储液箱上,所述主动轮固定于所述伺服旋转电机的主轴上,所述从动轮固定在分液杆位于滴液收纳槽的另一端,与主动轮啮合传动,驱动分液杆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炜杨明轩何协舟郭子涵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