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卸车车厢可折叠式侧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88143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00:19
本技术涉及自卸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卸车车厢可折叠式侧板,包括车架和车厢,车厢的上端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有第一转杆,车厢的两侧有上侧板,上侧板底端有下侧板,第一转杆两端有链条,链条下端有第二转杆,第二转杆的两端有弧形传动杆,弧形传动杆上有第三转杆,第三转杆与下侧板固定连接;本技术驱动电机传动第一转杆转动,再通过链条传动第二转杆转动,第二转杆通过弧形传动杆传动第三转杆旋转,使上侧板和下侧板打开的过程中同步折叠,进而减小了侧板开启时所需的旋转空间,提高了卸料场景的空间利用率,从而大大提高了自卸车卸料的适用范围,同时有效的减少了侧板碰撞问题的发生,减少了机械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侧板,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卸车车厢可折叠式侧板,属于自卸车。


技术介绍

1、自卸车的车厢分后向倾翻和侧向倾翻两种,通过操纵系统控制液压油缸运动,推动液压油缸使车厢倾翻,侧卸车又称侧倾自卸车,通过开启侧板的方式,利用液压油缸将车厢顶向一侧倾斜物料即借自重从侧面卸下;

2、现有技术中侧卸车的侧板通常为一个整体,通过机械传动的方式开启,达到卸料的效果,这种侧板翻转卸料的方式会占用大量的空间,在一些狭窄的卸料场景室内或桥底等,侧卸车侧板打开后可能会造成碰撞,也可能会出现伸展不开的情况,因此会致使侧板变形和机械损伤,降低了自卸车的适用范围;

3、因此,亟需对自卸车车厢侧板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卸车车厢可折叠式侧板,驱动电机传动第一转杆转动,再通过链条传动第二转杆转动,第二转杆通过弧形传动杆传动第三转杆旋转,使上侧板和下侧板打开的过程中同步折叠,进而减小了侧板开启时所需的旋转空间,提高了卸料场景的空间利用率,从而大大提高了自卸车卸料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卸车车厢可折叠式侧板,包括车架(1)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车架(1)上侧面的车厢(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2)的上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301),所述第一转杆(301)贯穿所述车厢(2)的前后两端并延伸到所述车厢(2)的外侧,所述第一转杆(301)上固定连接有上侧板(4),所述上侧板(4)底端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下侧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卸车车厢可折叠式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杆(301)用于传动所述上侧板(4)转动,所述链条(302)用于传动所述第二转杆(303)转动,所述弧形传动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卸车车厢可折叠式侧板,包括车架(1)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车架(1)上侧面的车厢(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2)的上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301),所述第一转杆(301)贯穿所述车厢(2)的前后两端并延伸到所述车厢(2)的外侧,所述第一转杆(301)上固定连接有上侧板(4),所述上侧板(4)底端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下侧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卸车车厢可折叠式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杆(301)用于传动所述上侧板(4)转动,所述链条(302)用于传动所述第二转杆(303)转动,所述弧形传动杆(304)用于传动所述下侧板(5)向外侧翻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卸车车厢可折叠式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2)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201),车架(1)对应所述固定架(201)的位置设置有固定架旋转导向槽(102),所述车厢(2)通过所述固定架(201)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架旋转导向槽(102)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卸车车厢可折叠式侧板,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易鑫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