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新乡医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引流瓶携带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87334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00:13
本技术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引流瓶携带固定装置,包括袋体,所述袋体上设置有固定带、旋转卡块、挂绳与连接带,所述固定带上开设有卡孔,所述固定带上穿套设置有穿套座,所述穿套座上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绑带与穿环,所述绑带上设置有魔术贴、粘层与防滑胶垫,所述挂绳上设置有挂钩,所述连接带通过连接环与挎带相连,所述挎带上设置有日子环,通过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既便于随身携带与增加携带美观度,又能够在躺卧时,将其挂于病床侧端保持直立状态,以及对引流管进行固定,增加引流过程的稳定性与防止引流管受到牵拉同引流瓶分离,易会加重患者病情,延长其带管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用品,具体涉及一种引流瓶携带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1、临床上,多种胸部疾患及胸部手术后需排除胸腔内的积液积气,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胸腔引流瓶内,并保持一定引流高度(60-100cm),以便排出气体及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目前,在病房里,胸腔闭式引流瓶要求必须保持直立,一般放置在患者的床旁下,由于不容易被固定,经常被踢倒,当患者行走的时候,因引流瓶不便携带,患者常采用将其装放于塑料袋中的方式,拎着瓶子走,不仅不美观,而且随时有掉落的危险,如果引流瓶一旦发生掉落、倾倒,可能会引起脱管,插在患者身体上的引流管与引流瓶分离,导致液体洒落,气体返回到胸腔,很可能造成患者气胸,呼吸困难,加重病情,延长带管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流瓶携带固定装置,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引流瓶携带固定装置,包括袋体,所述袋体上设置有固定带、旋转卡块、挂绳与连接带,所述固定带上开设有卡孔,所述固定带上穿套设置有穿套座,所述穿套座上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绑带与穿环,所述绑带上设置有魔术贴、粘层与防滑胶垫,所述挂绳上设置有挂钩,所述连接带通过连接环与挎带相连,所述挎带上设置有日子环。

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既便于随身携带与增加携带美观度,又能够在躺卧时,将其挂于病床侧端保持直立状态,以及对引流管进行固定,增加引流过程的稳定性与防止引流管受到牵拉同引流瓶分离,易会加重患者病情,延长其带管时间。

4、为了便于对引流瓶内的液体形态及容量进行观看与读取: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袋体正端为透明状,而旋转卡块则设置于袋体正端中上部。

6、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袋体正端为透明状,可便于将引流瓶装入袋体中后,不会对观看与读取瓶内液体形态及容量造成影响,当旋转袋体使其正端面向患者时,能够对引流瓶进行遮挡,增加患者携带时的美观度。

7、为了便于防止引流瓶向外脱出: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带一端设置于袋体后端中上部,其另一端则开设有与旋转卡块相适配的卡孔。

9、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引流瓶装入袋体内后,只需将固定带经引流瓶顶端绕至前端,令卡孔卡于旋转卡块外端后,转动旋转卡块与卡孔交错为十字形,即能够对引流瓶进行固定,防止引流瓶向外脱出。

10、为了便于将引流瓶悬挂固定于病床侧端: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挂绳两端分别与袋体上端两侧相连,且挂钩设置于挂绳中部位置。

12、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挂钩的设立,当将挂钩卡挂于病床侧端后,能够经挂绳对袋体中所装放的引流瓶进行悬挂固定,使其保持直立状态,防止其直接放置在患者的床旁下,易存在被踢倒风险。

13、为了便于对引流管进行环绕: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座的形状为t字形,并竖向设置于穿套座顶端中部位置,且固定座上端两侧皆设置有绑带,而两侧绑带分别与固定座两侧前端所竖向设置的穿环为穿套连接。

15、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绑带的设立,可便于对引流管进行环绕。

16、为了便于对引流管进行位置固定,防止引流管易在牵拉下存在脱管现象: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魔术贴与粘层皆设置于绑带外壁上,且魔术贴位于绑带活动端处,并与粘层粘合连接,而防滑胶垫则设置于绑带内壁上。

18、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使用绑带对引流管环绕后,只需将绑带活动端从穿环中穿出,并反折收紧,令魔术贴粘合于合适距离的粘层上,即能够对引流管进行位置固定,而此时防滑胶垫与引流管外壁的紧密贴合,能够增大摩擦力,增强引流管位置固定时的稳定性,使其不易在伴随牵拉下,存在脱管现象。

19、为了便于患者采用背挎的方式对引流瓶随身携带:

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带的数量皆为两个,两个连接带分别位于袋体两侧的挂绳下方,并皆通过连接环与挎带两端相连。

21、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挎带的设立,可便于患者采用背挎的方式,对引流瓶进行随身携带。

22、为了便于对挎带的使用长短进行调节:

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日子环与挎带为穿套连接。

24、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日子环的设立,可便于患者移动日子环对挎带的使用长短进行调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流瓶携带固定装置,包括袋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1)上设置有固定带(2)、旋转卡块(3)、挂绳(4)与连接带(5),所述固定带(2)上开设有卡孔(6),所述固定带(2)上穿套设置有穿套座(7),所述穿套座(7)上设置有固定座(8),所述固定座(8)上设置有绑带(9)与穿环(10),所述绑带(9)上设置有魔术贴(11)、粘层(12)与防滑胶垫(13),所述挂绳(4)上设置有挂钩(14),所述连接带(5)通过连接环(15)与挎带(16)相连,所述挎带(16)上设置有日子环(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流瓶携带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1)正端为透明状,而旋转卡块(3)则设置于袋体(1)正端中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流瓶携带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2)一端设置于袋体(1)后端中上部,其另一端则开设有与旋转卡块(3)相适配的卡孔(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流瓶携带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绳(4)两端分别与袋体(1)上端两侧相连,且挂钩(14)设置于挂绳(4)中部位置。

<p>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流瓶携带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8)的形状为T字形,并竖向设置于穿套座(7)顶端中部位置,且固定座(8)上端两侧皆设置有绑带(9),而两侧绑带(9)分别与固定座(8)两侧前端所竖向设置的穿环(10)为穿套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流瓶携带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魔术贴(11)与粘层(12)皆设置于绑带(9)外壁上,且魔术贴(11)位于绑带(9)活动端处,并与粘层(12)粘合连接,而防滑胶垫(13)则设置于绑带(9)内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流瓶携带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5)的数量皆为两个,两个连接带(5)分别位于袋体(1)两侧的挂绳(4)下方,并皆通过连接环(15)与挎带(16)两端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流瓶携带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日子环(17)与挎带(16)为穿套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流瓶携带固定装置,包括袋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1)上设置有固定带(2)、旋转卡块(3)、挂绳(4)与连接带(5),所述固定带(2)上开设有卡孔(6),所述固定带(2)上穿套设置有穿套座(7),所述穿套座(7)上设置有固定座(8),所述固定座(8)上设置有绑带(9)与穿环(10),所述绑带(9)上设置有魔术贴(11)、粘层(12)与防滑胶垫(13),所述挂绳(4)上设置有挂钩(14),所述连接带(5)通过连接环(15)与挎带(16)相连,所述挎带(16)上设置有日子环(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流瓶携带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1)正端为透明状,而旋转卡块(3)则设置于袋体(1)正端中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流瓶携带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2)一端设置于袋体(1)后端中上部,其另一端则开设有与旋转卡块(3)相适配的卡孔(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流瓶携带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绳(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慧王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