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无人飞行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共轴双桨式空陆两栖投弹型飞行器。
技术介绍
1、近年来,无人机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在民用方面,无人机在航拍、运输、巡检、植保等领域有着极大的应用价值;在军用方面,无人机可用于运输、加油、侦察、打击等作战任务。
2、垂直起降无人机作为一类特殊的无人机,能以零速度起飞并着陆,无需开辟专门的起降跑道,与常规无人机相比,垂直起降无人机不但具有起降方式灵活、发射回收方便、机动性好等优点,同时也具备常规无人机的一般功能。
3、然而,传统的垂直起降无人机主要都是基于空基任务而设计的,很少会考虑陆基地面任务的执行,对于某些特殊场景下的特定任务,例如需要先行在地面快速隐蔽靠近任务目标,之后升空并准确到达任务目标上空执行投弹任务,完成投弹任务后可快速飞离目标区域并实现返航。
4、但是,现有的垂直起降无人机都难以完成上述特殊场景下的特定任务,因此设计一种能够满足任务需求的无人投弹飞行器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共轴双桨式空陆两栖投弹型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框架组件、共轴双桨旋翼总成、飞行调姿执行机构、陆地全向移动机构及投弹机构;所述共轴双桨旋翼总成设置在框架组件顶部;所述陆地全向移动机构和投弹机构均设置在框架组件底部,且投弹机构位于陆地全向移动机构的中心处;所述飞行调姿执行机构设置在共轴双桨旋翼总成与框架组件之间;所述外壳设置在框架组件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轴双桨式空陆两栖投弹型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及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及第三支撑板由上至下顺序分布,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轴双桨式空陆两栖投弹型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框架组件、共轴双桨旋翼总成、飞行调姿执行机构、陆地全向移动机构及投弹机构;所述共轴双桨旋翼总成设置在框架组件顶部;所述陆地全向移动机构和投弹机构均设置在框架组件底部,且投弹机构位于陆地全向移动机构的中心处;所述飞行调姿执行机构设置在共轴双桨旋翼总成与框架组件之间;所述外壳设置在框架组件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轴双桨式空陆两栖投弹型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及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及第三支撑板由上至下顺序分布,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第二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之间均通过支撑立柱固定连接;所述飞行调姿执行机构设置在第一支撑板上方;所述陆地全向移动机构和投弹机构均设置在第三支撑板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共轴双桨式空陆两栖投弹型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调姿执行机构包括第一调姿舵机、第一调姿摆杆、第一调姿拉杆、第一调姿环形架、第二调姿舵机、第二调姿摆杆、第二调姿拉杆、第二调姿环形架、第一支撑座及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竖直固装在第一支撑板上表面,第一支撑座与第二支撑座相对于第一支撑板中心镜像对称分布;所述第一调姿环形架铰接在第一支撑座与第二支撑座之间;所述第二调姿环形架铰接在第一调姿环形架内部,且第二调姿环形架的铰接轴与第一调姿环形架的铰接轴垂直分布;所述第一调姿舵机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板下表面,所述第一调姿摆杆一端与第一调姿舵机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调姿摆杆另一端与第一调姿拉杆一端相铰接,第一调姿拉杆另一端铰接在第一调姿环形架上;所述第二调姿舵机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板下表面,第二调姿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第一调姿舵机的动力输出轴垂直分布;所述第二调姿摆杆一端与第二调姿舵机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二调姿摆杆另一端与第二调姿拉杆一端相铰接,第二调姿拉杆另一端铰接在第二调姿环形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共轴双桨式空陆两栖投弹型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轴双桨旋翼总成固定安装在第二调姿环形架上;在所述第一支撑座与第二支撑座之间的第一支撑板上表面设置有电子调速器,电子调速器与共轴双桨旋翼总成内的驱动电机进行电连接。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崎,葛玉堃,耿梦飞,王宝广,龚鹏,胡为,姬书得,任赵旭,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