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供电电路,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高压使用环境的具有过压保护功能的启动供电电路。
技术介绍
1、目前,开关电源领域常用的主要有两种启动供电方式,第一种为并联型稳压启动供电电路,主要利用稳压二极管的反向击穿原理,即当稳压二极管工作在击穿区,且流过稳压二极管的电流iz在一个较大范围内变化时,稳压二极管的vz只会发生微小的变化。该方式是通过一个并联的稳压二极管(稳压源)和一个限流电阻来实现稳压功能,成本低且对瞬态变化的适应性较强。但由于限流电阻的功率损耗,导致该种方式的效率不理想,尤其是在高压输入的使用背景下,限流电阻会限制后级电路更高的电流使用需求。
2、第二种为线性稳压启动电路,该方式在并联型稳压启动供电电路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可控开关,即由参考电压不受外界变化的稳压二极管和作为可控开关的功率管组成的线性稳压电路。其中,当功率管为三极管时,供电方式为电流控制型;当功率管为mos管时,供电方式则为电压控制型。该方式通过调整管分压实现输出电压的稳定,同时通过调整功率管的导通阻抗使得输出电压几乎不受负载电流的影响。功率管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启动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线性稳压单元、辅助供电单元、启动控制单元、PWM控制器及开关稳压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启动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稳压单元包括功率管Q1、电阻R1、电阻R2、稳压二极管D1及电容C1,所述功率管Q1的栅极通过电阻R1与功率管Q1的漏极相连,所述功率管Q1的源极依此通过电阻R2和电容C1后接地,所述功率管Q1的栅极与电阻R1之间的节点与稳压二极管D1的阴极相连,所述稳压二极管D1的阳极接地,所述电阻R1与功率管Q1的漏极之间的节点与大地之间用于接收监测输入电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启动供电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启动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线性稳压单元、辅助供电单元、启动控制单元、pwm控制器及开关稳压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启动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稳压单元包括功率管q1、电阻r1、电阻r2、稳压二极管d1及电容c1,所述功率管q1的栅极通过电阻r1与功率管q1的漏极相连,所述功率管q1的源极依此通过电阻r2和电容c1后接地,所述功率管q1的栅极与电阻r1之间的节点与稳压二极管d1的阴极相连,所述稳压二极管d1的阳极接地,所述电阻r1与功率管q1的漏极之间的节点与大地之间用于接收监测输入电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启动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管q1为n型mos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启动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供电单元包括开关管q4、二极管d3、电阻r5及r6,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依此通过电阻r5及r6后接地,所述电阻r5与r6之间的节点与开关管q4的基极相连,所述开关管q4的发射极接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启动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q4为npn型三极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启动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控制单元包括运算放大器z1、开关管q2及q3、电阻r3、r4、r7、r8、r9及直流电源基准dc,所述开关管q2的发射极连接于线性稳压单元及辅助供电单元,还依此通过电阻r3和r4后接地,所述电阻r3与r4之间的节点与开关管q4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电阻r3与r4之间的节点还与运算放大器z1的反相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棵,张恒浩,卓升平,彭孙宏浩,王进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